冬日有暖阳,心绪常激荡,共研共进步,求索在路上。11月25日,我校在报告厅开展了“双减”背景下基于单元整体的课堂深度学习研讨活动暨叶柱名师工作室、颜丽函名师工作室联谊活动(数学专场),共同探讨如何立足单元整合,推进“双减”落地。
早上第一节课由我校数学教研大组长商津津老师和六(4)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负数的认识》。课堂伊始,商老师从“写负数”入手,请学生画一画、写一写生活中的负数,又让他们在数轴上标出负数,感受负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最后,商老师精心设计了一道思维挑战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正数和负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课堂上,商老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究和交流,生成了丰富的学生资源,扩充了学生对数系的知识。
第二节课由温州市洞头区灵南小学,温州市颜丽函名师工作室成员王丽丽老师与三(4)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王老师借助“比眼力”的小游戏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充分利用学生的前测资源,通过“给你一条线段,把它补充成一个四边形”和“画一画,填一填”这两个任务,实现了动与静沟联、图与图沟联、数与形沟联。课堂上,王老师与学生暖心的互动交流,精美的课件制作,不断将学生推向讲台,将课堂推向高潮。
颜特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报告《结构关联: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递进设计》。颜特先出示了“核心素养时代”下的未来教育、深度学习、逆向设计、项目化学习和单元整体教学,接着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具体介绍了“三读三单”的单元教材解读,在读课标中理出“单元分析表”,在读教材中理出“课时分析表”,在读学生中理出“学生分析表”,构建了“课标—内容—学情”的关联,实现了从“看得见”走向“想得见”的想中学,在“思辨”中实现“建构”的辩中学,在“动静”联和“数形”联的联中学。最后她还介绍了单元作业设计的创想和单元整合教学的不同思路。
下午,绍兴市上虞区天香小学副校长,绍兴市叶柱名师工作室成员郑维荣老师与五(4)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郑老师选择了简单的学习素材“圆”,先借助一般任务“画图表示出1/4”,引导学生发现虽然都是平均分成4份,但是由于单位“1”不同,分出的圆形大小是不同的;接着借助挑战性任务“把5个圆看作一个整体,画出1/4”,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和分数单位等知识整合起来;最后借助双十一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分数意义解决问题。
叶特带来了精彩的报告《深度学习与挑战性任务》。叶特围绕挑战性任务是什么、挑战性任务有何用、挑战性任务怎么来这三个问题展开,结合具体教学设计阐述了挑战来自“思维的拔节”、“未知的刺激”、“情境的驱动”。挑战性任务能承载目标,蕴含问题;激发动机,指引探索;营造氛围,重建课堂;引出知识,提升经验。挑战性任务撤台阶:任务由“多”到“少”;强组合:任务由“小”到“大”;求前置:任务由“虚”到“实”;做项目:任务由“显”到“隐”。
通过叶柱名师工作室和颜丽函名师工作室的联谊活动,为我校乃至我市的数学老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让在场的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大家在课堂观察中了解学习共同体课堂中孩子们是怎样开展学习活动的,在聆听报告中吸取同行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反思和总结经验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教学水平。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