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新模式的大胆尝试

  发布时间:2020-09-14 17:39 栏目:小学语文 作者: 团队小学语文四 点击量:1545  

古诗教学新模式的大胆尝试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与点评
执教: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鹤和小学  周惜蓓点评:杭州师范大学  王崧舟



image整体通读,把握诗意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古诗三首》中的这两首。一首是唐代王昌龄的——(齐):《从军行》。师:还有一首是宋代陆游的——(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师:第二首诗的题目比较长,不好读。像这样《______有感》的诗题还有很多:比如《观书有感》,诗人看书的时候有了一些感受,就写下了这首诗;又比如《登临西安古城城墙有感》,这是诗人登上西安古城城墙,看到了一些景物,引发了内心的感受于是写下的。那么,《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诗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有了感受写下的呢?生:这是诗人在秋天的夜晚天快亮的时候,走出篱笆门有了一些感受写下的诗。师:“迎凉”大概是什么意思呢?生:就是迎面吹来了一阵凉风。师:谁能把诗题的意思说完整?生:诗人在秋天的夜晚,天快亮的时候走出篱笆门,迎面吹来一阵凉风让他心中有了感触,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课件出示停顿符号: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师:理解了意思以后,我们可以像这样稍加停顿来读。(指名读题,齐读)师:学古诗,首先要反复读,把诗读熟。你们在课前已经预习过了,哪位同学挑一首来读读看?(一生朗读《从军行》)师:字音都读对了,也很流利,如果能再慢一点就更有味道了。(该生再次朗读《从军行》,有进步)师:谁来读一读另一首诗?(一生朗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第二句读得不流利)师:这一句不好读,要多读几遍。(生齐读数遍。师板书“仞”)师:仞是古代测量深度或者高度的单位,一仞相当于现在的1.8米,也就是一个高个子成年男人那么高。诗中说五千仞,高不高?(惊讶):高!(师板书“摩”,提示半包围结构)师:摩天,注释当中告诉我们,就是碰到天了。这句诗中,到底是什么有五千仞那么高,高得要碰到天了?生:是华山。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注释里面有。师:所以第二句中的“岳”指的就是华山。那第一句中的“河”指的是什么呢?生:黄河,注释里面也有。师:学习古诗,要善于运用看注释的方法。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首古诗吧!(生齐读古诗)
image对比求同,走进诗景
(一)对比求同师: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生:都是七言绝句。生:都与战争有关。……(课件用红色方框圈出两首诗的前两句,用黄色方框圈出两首诗的后两句)师:对比着看看两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有没有什么相同之处呢?生:这两首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的。师:这两首诗中写到了哪些景呢?请再读一读诗,把景物圈出来。(生自读圈划)生:我在诗中找的景物有“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河”和“岳”。师:这些景物中,“孤城”就是“玉门关”;“青海”指的是青海湖。
(二)走进《从军行》中的景(播放音效)师:我们一起走进《从军行》,走进王昌龄为我们营造的景中。请你慢慢地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好像看到了青海湖上方铺天盖地的乌云,把雪山都遮住了。生:我好像看到了青海湖那深蓝色的、冷冰冰的湖水。生:我好像看到了远处有一座孤零零的城池。……师:这孤零零的城池,周围是什么样的?有绿树吗?生:没有。师:有红花吗?生:没有。师:有街道吗?生:没有。师:有人群吗?生:没有。师:这周围只有荒凉的戈壁,这里就是春风不度的玉门关。看到这幅画面的同学请举手。(生纷纷举手)师:如果让你给这副画面中的景物配上颜色,你打算用哪些颜色?为什么?生:我要用深蓝色画青海湖。生:我要用灰黑色画满是乌云的天空。生:我要用灰白色画高大的雪山。生:我要用土黄色画戈壁。……师:深蓝、灰黑、土黄,这些都是冷色调。这样充满了冷色调的景,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生:荒凉。生:悲凉。生:凄凉。生:苍凉。(师板书:苍凉)师:反复读这两句诗,把这荒凉的、悲凉的、凄凉的、苍凉的景印在你的心里。
(三)走进《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有感》中的景师:如果说《从军行》中描写的景是荒凉的、悲凉的,那《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景是不是也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呢?别急着回答,请用你的朗读让大家看到这黄河,这华山!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师:多少里?再读一遍。(生再读,重音落在“三万里”上,较有气势)师:谢谢你,你让我们看到了这样奔腾的黄河!(出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师生齐读)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师:多高?再读一遍。(生再读,重音落在“五千仞”上,颇有气势)师:谢谢你,你让我们看到了这样高耸的华山!(出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师生齐读)师:这样的黄河,这样的华山,你也用一个词来形容吧!生:壮观!生:壮丽!生:震撼!……(师板书:壮丽)师: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这两首诗的前两句都是写景的。但景物的特点各不相同。王昌龄笔下的边塞景象荒凉悲壮。男生读——(全班男生齐读《从军行》的前两句)师:陆游笔下的山河风光壮丽雄浑。女生读——(全班女生齐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前两句)


image同中求异,体悟诗情
师:如果我们打算用一个小圆点来表示景物带给我们的感受,读了《从军行》,圆点应该画得——生:低一些。师:读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圆点应该画得——生:高一些。师:我们常说借景抒情,王昌龄写了边塞苍凉的风景后,按理说,接下来会抒发什么样的情呢?是高昂的,还是低沉的?生:按理说,可以顺势抒发低沉的情绪。师:陆游写了壮丽的山河风光后,按理说,接下来会抒发什么样的情呢?生:按理说会抒发高亢的情绪。师:那两位诗人抒发的情到底是怎样的呢?    (一)体悟《从军行》中的诗情师:请你自己读读《从军行》的后两句,看着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概意思。生:将士们穿着金属做的铠甲,在漫天黄沙的恶劣环境下打了很多很多次仗,他们决定不打败敌人就不回家。师:“穿”字的意思你没有理解准确,这个字最能体现战争的艰苦,你猜猜什么意思?生:是磨穿的意思。师:那可是“金甲”呀?怎么会磨穿呢?(出示有关唐代战事频繁、国力强盛的图文资料,生默读)生:唐朝的战争很频繁,就像诗中说的“百战”,所以连金甲都磨穿了,我感受到战士们真的很辛苦。生:唐朝的国力强盛都是战士们不怕牺牲奋勇杀敌得来的,十分不容易。……师:同学们,你听,透过呼啸的风沙声,战士们在说些什么?(出示句式:就算____________,我也____________。)生:就算金甲都磨穿了,我也不会放弃战斗。生:就算回不了家,我也要击败敌人。生:就算战死沙场,我也要无怨无悔。……师:听到战士们说的这些话,你体会到他们的感情了吗?生:我觉得他们十分英勇!生:他们为了国家,无私奉献!生:他们非常豪迈,舍小家为大家!……(师板书:豪迈)师:这样的情,用一个小圆点来表示,应该点在哪儿呢?生:点在高处。(师画小圆点)    (二)体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诗情师: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陆游又抒发了怎样的情呢?请你看着注释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生:在暴政之下,遗民生活得很痛苦,眼泪都要流干了。他们盼望着王师来救他们,盼了一年又一年。师:“胡尘”,注释当中告诉我们是暴政的意思。谁对谁实施暴政呢?(播放北宋灭亡和宋金对立格局的微课视频)生:是金朝统治者对原来原来的北宋老百姓实施暴政。师:金朝统治者可能会对北宋遗民做什么?请你发挥想象。生:可能征收很重的税,让他们吃不饱饭。生:可能把北宋遗民抓去做奴隶。生:可能随便屠杀他们,不把他们的命当回事。……师:这些遗民失去家园、失去尊严,甚至失去生命,他们流的是什么样的泪啊?生:可怜的泪。生:痛苦的泪。生:绝望的泪。生:仇恨的泪。生:期盼的泪。……师:他们盼望着、盼望着,盼望——生:南宋朝廷来解救他们。师:一年过去了,他们——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师:五年过去了,他们——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师:十年过去了,他们——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师:你们猜猜,他们盼了多少年?整整152年,直到南宋灭亡,都没有人来解救他们!南宋朝为什么迟迟不来攻打晋国,夺回领土,解救百姓呢?你猜猜。生:可能他们害怕金国太厉害,不敢来攻打。生:可能他们自己贪图享乐,忘记了这些遗民。(出示《题临安邸》)师:答案就藏在这首诗里。这首诗描写了南宋的都城临安,也就是杭州,南宋皇帝和皇亲贵族的生活。请你读一读想一想,当“遗民泪尽胡尘里”的时候,他们在干什么?师:遗民泪尽胡尘里,南宋统治者在——生:吃喝玩乐!师:遗民泪尽胡尘里,南宋统治者在——生:只管自己享受。师:遗民泪尽胡尘里,南宋统治者在——生:唱歌跳舞,过好日子。师:此时再看“遗民”的“遗”,你觉得是什么意思?生:遗忘。生:遗留。生:遗弃。师:对于这些遗民,你有什么感受?生:我觉得他们好可怜。生:我觉得他们已经没有希望,没有明天了。师:你们的感受和诗人的感受是一样的。(板书:怜悯)师:这样的情,用小圆点表示,该画在哪儿呢?生:要画得很低很低。(师画小圆点)师:看着黑板上的小圆点,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生:我发现这两首诗中,前两句描写的景和后两句抒发的情不匹配。(师将圆点连成曲线)师:咱们看着这两个曲线,读一读两首诗,边读边体会其中的妙处。(生依照板书曲线齐读两首诗)生:我觉得《从军行》的苍凉的景色,更让我能感受到战士们的豪迈之情。生: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时候,一想到壮丽的大好河山已经被金人夺走了,我就很难受,觉得遗民好可怜。师:这两首诗中的景和情,乍一看似乎不匹配,但实际上,景更好地衬托了情。(板书:以景衬情)师:会背这两首诗了吗?看着板书,一起背一背。


image异中求同,升华主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用比照着读的方法,学习了两首诗,这两首诗中有许多不同之处,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相同之处在于,那些离开家人,辗转边塞,用性命换取盛世太平的将士们;那位用诗歌为遗民高呼,讽刺南宋统治者的伟大诗人,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生:他们都把人民和国家放在心里。生:他们都有一颗爱国之心。(出示单元导语页的诗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师:在各个时代,都有这样充满家国情怀的认同。时代在变迁,但我们不能忘了他们。请你拿出方格纸,选择一首诗,怀着最崇敬的心,用最端正的字默写下来。(在音乐声中,生自主默写。)
【板书设计】 




崧舟评课:
古诗难教,高年级古诗更难教,两首古诗放在一起教,更是难上加难。选择这样的教学内容,需要功底,更需要勇气。那么,惜蓓的这节古诗教学研究课,是如何知难而进、攻克难关的?这样的克难实践,又透露出一个语文老师怎样的教学功底和勇气呢?一、整合:重组古诗教学内容惜蓓执教《从军行》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首古诗,一课时完成。通常的做法是一首一首串联式的教。但是,惜蓓的设计颇为大胆,她采用了“合——分——合”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即:在整体感知时,两首古诗同时呈现,引导学生发现两者之间的共同特点;在局部品读时,以同样的学习支架逐一感悟两首古诗的特点和意蕴,虽是分步学习,但时时不忘参照整体背景;在整体回归时,两首诗再次同时呈现,引导学生体悟两首诗相同的思想感情。这种思维,就是一种整合思维。在整合思维中,两首古诗首先被视为一个教学内容,而非两个教学内容。在一个教学内容的视野中,两首古诗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里的关键是为什么要整合为一个教学内容、如何整合为一个教学内容。惜蓓的课堂实践给出了清晰的回答:这堂课,不仅要学两首古诗;更要学古诗中“情与景”表现手法。如果只是学习两首古诗,那么,教学内容就表现为一种线性结构;如果要学古诗中“情与景”的表现手法,那么,两首古诗就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得到整合,教学内容就表现为一种框架结构。简言之,惜蓓将“情与景”的表现手法作为这堂课的顶层设计。这就是一种整合思维。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指出:“作诗不过情、景二端。”任何一首古诗词的写作,都离不开景的描写、情的抒发。通常,这两者的表现类型有:借景抒情、以景衬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而这堂课所学的两首古诗,属于第一种类型。就景与情的内在关系看,又可以分成四种类型:以乐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其中,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属于正衬;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情写乐情,属于反衬。这堂课所学的两首古诗,均属于反衬的写法。现在可以明确的是,惜蓓的古诗教学正是以整合思维,超越了对两首古诗的独立的内容学习,而是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将两首古诗的教学内容统一起来。这更高的层面,就是:古诗中情与景的反衬手法。具体而言,《从军行》是以哀景反衬乐情(广义而言,“慷慨豪迈”可归于乐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以乐景反衬哀情(广义而言,“雄伟壮阔”可归于乐景)。故此,整合不是两首诗的简单叠加,不是说两首诗同时学习就是一种整合思维。关键的关键,是要超越教材本身所提供的线性内容(一首一首呈现的古诗),以一种自觉的课程理念,去观照和发现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具有独立的课程价值的教学内容(古诗中情与景的反衬手法)。在这一点上,惜蓓的专业视野值得夸赞。二、同构:迁移古诗教学模式对于古诗教学的实践策略,我有两个基本观点:第一,写法决定学法,学法决定教法;第二,教什么永远是第一位的,教什么决定了怎么教。从这两个观点出发,我们来考量惜蓓的这堂古诗教学课,就能明显发现她对这些教学理念的信守与奉行。简单地说,两首古诗的写法是同构的,即:先写景,后抒情;写景和抒情形成一种反衬关系。那么,顺理成章,两首古诗的学法也是同构的,即:先读懂写景的诗句,再读懂抒情的诗句,在此基础上领悟两者之间的反衬关系。写法同构,学法同构,自然决定了教法同构。正因为两首古诗的写法和学法均属于同构关系,因此,教学模式的迁移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但是,为了降低模式迁移的难度,更主要的是为了贴近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惜蓓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分步迁移,螺旋递进”的教学策略。第一步,异中求同,领略诗景。在引导学生发现两首诗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这一共同点之后,惜蓓首先围绕“写景”的内容,迁移读法。学生先学《从军行》中的写景,在景中感受蕴含的情绪色彩。然后,自然迁移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景物所透露的情绪色彩上。因为目标集中,内容简约,品读景中情的认知跨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到位。第二步,同中求异,感受诗情。惜蓓首先通过质疑问难、知人论世、还原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体悟《从军行》所抒发的慷慨豪迈的情感。然后,将这一学法自然迁移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诗情体悟上,通过背景拓展、还原想象、创设情境、复沓引读、以诗参诗等手段,让学生体悟到诗歌所抒发的凄凉悲怆的情感。第三步,异同归一,体悟诗道。在两次分步迁移的基础上,惜蓓借助情感坐标图(画情绪点)这一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两首诗歌存在写景与抒情不相匹配这一矛盾,进而通过深入品读两首诗歌体会这样写的妙处。虽然学生无法用反衬、落差、张力这些高度抽象的术语来表达自己所发现的这一读诗体验,但从他们形象、真切的回答中,我们不得不感叹学生解读的精准、感悟的到位。这是模式迁移的成功,也是惜蓓专业自觉的成功。三、互文:贯通古诗教学张力如果说,“整合”体现了执教者的教学智慧和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构”彰显了执教者的课程洞察力和以学定教的生本理念,那么,“互文”则折射了执教者对教学框架的驾驭能力和对古诗解读的开阔视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互文”,不是指某种具体的修辞手法,它首先是一种阐释学的视野,即一首古诗成为另一首古诗的解读背景、解读参照、解读线索,它们既拥有各自相对独立的语境,又各自成为对方的某种语境。譬如,《从军行》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具有战争的背景,《从军行》是从正面描写战争场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则是从侧面描写战争遭遇。那么,这两者之间就在“战争与和平”这一文学母题下形成一种互文语境。品读《从军行》,可以联结《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对和平的渴盼之情;品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则可以联结《从军行》中保家卫国的慷慨之情。进而使学生体悟到,两首诗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抒发着相同的思想情感——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事实上,惜蓓就是这样引导学生体悟互文语境中的家国情怀的: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用比照着读的方法,学习了两首诗,这两首诗中有许多不同之处,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相同之处在于,那些离开家人,辗转边塞,用性命换取盛世太平的将士们;那位用诗歌为遗民高呼,讽刺南宋统治者的伟大诗人,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生:他们都把人民和国家放在心里。生:他们都有一颗爱国之心。其次,互文还是一种教学语境。换言之,对一首古诗的学习,成了学习另一首古诗的课程背景和经验支持。对此,惜蓓同样有着自觉的认知和驾驭。一方面,通过对比,让两首诗的写景品读形成一种教学互文。学生通过对比这一学习支架,不仅意识到两首诗的前两句都是在写景,而且敏锐地发现,两首诗的写景基调和风格各不相同。另一方面,通过归纳,让两首诗的抒情体悟形成一种更高层面的教学互文语境。请看惜蓓的引导策略:师:看着黑板上的小圆点,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生:我发现这两首诗中,前两句描写的景和后两句抒发的情不匹配。(师将圆点连成曲线)师:咱们看着这两个曲线,读一读两首诗,边读边体会其中的妙处。(生依照板书曲线齐读两首诗)生:我觉得《从军行》的苍凉的景色,更让我能感受到战士们的豪迈之情。生: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时候,一想到壮丽的大好河山已经被金人夺走了,我就很难受,觉得遗民好可怜。师:这两首诗中的景和情,乍一看似乎不匹配,但实际上,景更好地衬托了情。(板书:以景衬情)教学互文语境的创设和驾驭,既有形象直观的图示手法,又有抽象概括的板书手法。总之,两首诗的感悟和品读,不再处于各自为政的割裂状态,而是步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文境界,相得益彰,珠联璧合。这样的尝试,不仅是对教学功底的挑战,更是对教学勇气的砥砺。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