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和喜鹊》案例简析

  发布时间:2017-10-10 13:48 栏目:小学语文 发布单位:嵊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点击量:1318  

《树和喜鹊》案例简析

者东镇中心完小  袁其俊

一、教材分析

《树和喜鹊》是一篇童话,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随着画面的不断丰富,树和喜鹊由单个变成群体,由孤单变得快乐,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全文共6 个自然段,每两个自然段讲述一个画面,结构相似,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这篇课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课文的第246 自然段都是用一句话构成一段,句式相同,每句话都带有“也”,这三段话还构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脉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课文在词语的运用上采用了反复的手法,第1自然段中连续用3个“只有”,第5自然段中先后用了2 个“叽叽喳喳”;句子整齐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

课文在第2 自然段“孤单”的下面加了一个小泡泡“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这是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十一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1能够借助拼音,熟练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复述故事,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有了朋友才会有快乐,与朋友友好相处,才会感到更加的快乐、幸福。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安排:

   第二课时

   六、课堂实录

一、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出示词语,多种方式朗读

  从前  喜鹊  孤单   叽叽喳喳

  后来  邻居  快乐   安安静静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词语。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1.轻声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

 4.出示句子: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说说从这个""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6.再读课文,后来树和喜鹊又有了什么变化?(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7.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8.出示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指导学生理解"邻居"。(伙伴、朋友:表示有了更多的人)

  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

 (2)他们和邻居怎么相处呢?他们一起做什么?

  (喜鹊:每天天一亮……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3)想象: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一起交谈,讲故事,聊天……)

 9.出示句子: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小结:"因为____________,他们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2)指名朗读句子。

 10.教师小结:是呀,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我们同学之间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玩耍,多么快乐呀!

   七、简析

    纵观刘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我个人认为亮点比较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很多,当然,也有一些建议改进的方面,具体简析如下:

1. 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把握较好.

2. 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细,合理,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形象性.

3. 知识点的把握挖掘得好.例如课文中的潜藏知识点重叠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认读,指名说说这样的词语,让学生很好的掌握了知识。

4. 注重渲染课文气氛,突出课文学习重点。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情景图,一棵树,一只喜鹊,抓住“只有”这个词语,加上学生的阅读感受,充分渲染了树和喜鹊都很孤单的气氛,为更珍惜后来的快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读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读的次数多,形式也多;二是朗读指导到位。教师在读的指导精细化,学生课堂学习习惯养成上都做得比较好。

当然,通过这节课,也觉得有几个方面可以改进和完善。一是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注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二是课堂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把教师讲得多变为学生读得多,说的多,感知的多,体会得多,注重自主习得的重要性。


(原作者:卞明明)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