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修炼课堂语言,你的语文教学也可以充满诗意……

  发布时间:2017-10-10 09:49 栏目:小学语文 发布单位:嵊州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点击量:384  

董一菲,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任教于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牡丹江市的语文学科带头人,首届“丹江名师”。她是“诗意语文”的倡导者,首届全国中语十大学术领军人物,她的“诗意语文”入选“当代十大名师特色语文”之一,在全国有广泛影响。

本周,将带大家一起学习董一菲老师的教学观点,一起在诗意中探索语文。

Q董老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语言充满诗意和感染力?

董一菲:毕竟口语的表达不同于书面语的表达,书面的表达可以“修”,可以“改”,可以“斟”,可以“酌”,甚至可以“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即时即兴,是生成且稍纵即逝的,可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在我看来,课堂教学语言的修炼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首先要做到这样几点:

课堂语言的修炼,需要有十年的阅读史

写下“十年的阅读史”的时候,我犹豫了一下。“十年”是不是太长?可是,如果没有十年的阅读史无论如何算不上读书人。读书,有的人可能是从十几岁开始的,有的人是从二十几岁开始的,认真的一本书一本书读下去,十年之后,你对文字的那番敏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读书是增强语感的不二法门。

应该读一些文学作品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个杂家,几乎要无所不读才算合格。

书籍浩如烟海,要想涵养语言,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我以为首先要读文学作品,所谓的文学作品按照文学的四分法,不外乎是小说、戏剧、散文、诗歌,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的阅读一定要有一个量的保证,可以有所侧重,可以有所偏爱,可以寻找自己最喜欢的几位作家,读尽他(她)的所有作品和评论。“面”还应该是有的。因为文学总有一种美好的力量在涌动。给我们温暖,丰富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拥有情怀、憧憬和梦幻,给我们一个存在的家园,语言的世界。

然后,与自己最喜欢的作家相遇,也许你会惊奇地发现,他(她)一直等在那里,说的每一名话,甚至每一个字都像从你心里掏出来的一样,那一刻所有的语言、言语,不是由外而内的植入,而是由内而外的复活。

经常读一位作家的作品,这一阶段时间你的表达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都含带上这个作家的烙印,我们经常说:“鲁迅体”、“甄嬛体”、“海明威体”。

就在昨天的作文课上,根据三个孩子的范文,我基本判断出他们最近在读萧红、马尔克斯和川端康成……读文学作品是我们一生的功课,坚持读十年书,必然字字珠玑。

应该读一些文学评论和美学著作

除了读文学作品,语文教师还是要读文学评论和美学著作的。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喜欢,读现成的所谓“文本解读”,太单太薄太限制。我更喜欢读“功夫在诗外”的相关文字。

上大学期间,我反复阅读了哈师大图书馆关于红学评论的藏书,订阅了《文学评论》期刊,我以这为我以后做语文教师、解读文本奠定了基本的底气,在迄今为止的我的几十年的阅读史中,美学评论类的书籍也永远是我的最爱。

究其实,考量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外乎是叙述描写细致传神和点金点穴的议论功底,这两种书籍给予我们的语言范例,已足够辽阔深厚。

读十年书,终其一生做个读书人,书是教师教学语言不竭的源泉,丰美的土壤和强大的武库。

课堂语言的修炼,要求我们每天都做一个记诵者

汉字之美,汉语之美自不必细说,汉语天生就是用来写诗的。

煌煌经史子集,不消说从《诗经》到《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的“集”部,即使是经部的《论语》、《孟子》,也要么娓娓动人,要么雄辩滔滔,史部的《左传》也追求侧面烘托,“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史记》更是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要想修炼锦心绣口,仅仅读书还是不够,背诵、背功又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又一项基本功。“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究竟有多少诗书垫底。“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这曾经是蒙学教材的内容,现在语文教师又有几人可达标。读百首诗不如背记十首诗,让我们语文教师每天都背诵诗文吧,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先引用再化用,最后才是春雪无迹,美梦无痕的化境。经历教学语言的破茧成蝶,经历这样的发展过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一境引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二境化用;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六经注我的第三境,从而深得语言的三味。

民国时期的先生,哪一个不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背功”使然。

每天都背诵吧,教学语言自然就有了弹性和魅力。课堂上我们会借用狄更斯的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来调侃一个不懂变通的学生。

讲小说人物出场,可以随口背诵金庸笔下小龙女的亮相:那少女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看来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伦……

然而,现在试问中学语文教师,还有谁能背诵《史记》《红楼梦》《离骚》……追求高考语文分数已分散消磨了我们主要的精力。

每天抽出一点点时间,记诵,倒背如流,教学语言势必熠熠生辉。

课堂语言的修炼,需要有若干本心爱的读书笔记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分汉语、法语、英语……总共十几麻袋。他的照相记式的记忆力原来自这里。

语文教师应该有摘抄本子,关且要成规模。读,摘抄,评点,再读或背,对于语言的涵养润泽帮助是巨大的。

摘抄的永远是自己喜欢的珍视的,都是那一瞬打动心灵的,要么文采、要么智慧、要么深情、要么理性。也是对我们阅读的点点滴滴的有趣的记录和升华。

我们不能做到著作等身,我们总可以做到摘抄本等身。

我有几十本摘抄本,从大学时代到今天,年代不同,摘抄本的颜色也不同,大小薄厚装帧都不同,它们是我的心爱之物,我读过的书大多都在这里。飞鸿雪泥,温馨温暖而美好,我知道我的教学语言如果还有所谓的特色,有一部分来自它们。

课堂语言的修炼,要求我们有一种大胆运用的勇气和智慧

读肖复兴的《我的读本笔记》,读到他评许浑的《谢亭送别》“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还是送别人去楼空,还是借用景物抒发心情,但这首诗的别致之处,在于让人和满天风雨一起下楼归去,将景完全拟人化,真的是一幅绝妙的送归图。”读到此处,满心赞叹感动,恰好给孩子们讲袁牧的《独秀峰》,于是化用:“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我便感慨曰:写独秀峰用满城的烟水来写,山秀水秀城秀,水气氤氲,诗意淋漓。

经常说,文本解读是一个教师的看家本领,而文本解读的灵感来源又何尝不是我们那些读过的文章,读过的书。面对一个文本,我们要作读书笔记,然后仔细拆开,看文本的结构,看它如何铺排行文,属成篇。看它的用句用词。

我曾经给苏州的一所学校的初中学生讲罗兰的《秋颂》,如何导入,如何用一个问题牵引全篇,我想到清代刘熙载的一名话,“山之精神写不出,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草木写之。”我用它作切入语,引领学生思考“秋之精神写不出,作者罗兰用什么写之。”这正是大胆迁移的意义。

运用,就是一种创造,就是一种奇异的生成,这需要勇气和智慧,化腐朽为神奇是有的,妙巧镶嵌也是有的,活用生长更是有的。

教师的教学语言势必经过一个“绚而后素”的过程

堆砌、引用、夸饰、排比、比喻、反复、追求绚烂和繁复,这往往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形成的初级阶段。

翻看自已十年前的教学实录,雕琢的痕迹相当重,十分用力,显得过精过巧,影响了格局。这也是必经的过程吧。绚烂和素朴,既是辩证,又是印证,更是一种螺旋式的攀升。

大道至简,举重若轻,云淡风轻是成熟的境界。

其实最为重要的是教学语言的任何修炼,都离不开教师对语文,对教育,对文本,对孩子的真诚的爱,离不开教育的智慧和教育者永不止息的探求与成长。

语文教师应该像一棵树,繁枝茂叶是他(她)语言的姿态,沃若碧绿,永不停息地成长,每时每刻。




(原作者:田晓军)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