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学院小学教研培训部在全省推行的“学科教学改进计划”项目成果(已公开发表)
【作者简介】
1 王英杰
吉林省教育学院小学研训部副主任,小学英语教研室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吉林省教育学会小学外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育委员会理事,吉林省首批省级“国培专家库”培训专家。曾获“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称号,“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称号,长春市英语“十佳”教师称号,“长春市优秀教师”称号,“长春市英语骨干教师”称号。承担多项国省培项目,主持和参加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编和参编多项著作、工具书及教辅书籍,指导教师多人次获国家教学大赛一等奖。
2 金海威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英语首席教师,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吉林省小学英语学科中心组成员,吉林省教学精英,长春市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摘要:本文简短地回顾了新课改二十年来我国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小学阶段英语语音教学的四个共性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对未来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模式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外语教学;教学模式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Phonetic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in China sinc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past 20 years, analyzes four common problems in English Phonetic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puts forward solutions,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phonetic teaching mode in primary school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English;phonetic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eaching mode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简称“新课改”,至今已经走过二十年,经历了探索与反思、完善与创新、传承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获得了深度探索和综合改革。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面貌。语音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具有起点和基础的作用,决定了英语学习的结果。越来越多的地区、学校和教师对语音教学给予了重视与实践、优化与创新。
一、国内发展现状
回首过去的二十年,我国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一)2001年~2005年,国际音标阶段
专家和学者在理论上比较倾向于关注国际音标的历史发展和现代使用。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曹文在其论文《回顾与讨论:跟国际音标及语音学术语有关的一些问题》中梳理了国际音标方案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认为“一音一符,一符一音”的特点最值得称道,一百二十多年以来,这些音符的音值没有发生改变。贾竹青在《英式英语国际音标的发展与音标教学》一文中提出:随着EDP(《英语发音词典》)版本的修订,我国英语教科书也应该体现最新的语音成果、使用最新的语音体系,对新标音系统的变化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王宏军认为我国英语教材已经采用了新体系,但是对很多单词的标音却很陈旧,这种现象也存在于国内的英语发音网站和光碟,应该注意扭转这一现象。他在《英语音标体系的发展转向与音标教学的误区及应对》一文中向一线教师发出倡议,要充分了解现行英语音标体系的转向及其他新的变化,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音标的发音。肖燕丽则旗帜鲜明地把英语音标体系的更新问题提到“因循守旧还是改革向前”的高度,希望以此引起我国英语教学界的关注。以上的研究都表明国际音标是有价值的,是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的有效工具,英语教材编写者应该与时俱进,采用最新的音标体系。
一线英语教师则在语音教学的实践层面展开了诸多积极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副研究员陈力做过问卷调查,得出了五项支持音标教学的理由和四项反对音标教学的理由,支持的理由多为经验性的,而反对的理由带有较强的假设性。这说明已经有很多教师将音标教学付诸实践了。面对争论,陈力的观点是语音教学的途径方法也不妨多样化,搭配使用音标及其他多种语音教学手段。曾雴、肖莉就PEP版小学英语音标教学的现状指出四条教学策略:创设情境、观察模仿、合作学习、创设活动,核心是通过把课上得有趣味性、有效率,培养自学能力,从而创新音标教学。顾春花把音标比喻为“一把学习英语的金钥匙”,教师应做到趣味教学、摆脱枯燥,培养能力、提高效率,严格要求、持久运用。张妍妍运用音标规则引导学生学习单词,让学生掌握了单词的发音规律,培养了发音习惯,增强了单词记忆能力。梁方在天津市区的几所小学开展了研究,得出的结果是小学英语一线教师更关注如何进行音标教学。他提了四条建议:1.了解学生对音标知识的需求情况;2.根据学生的特点,有效开展音标教学;3.重视学生对音标知识的正确内化与建构;4.注重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谢绮红也提倡用教学游戏、比赛、歌曲等手段提高学习效率。李春娥、孔幸茵、王鹤、施鹏霞等人都认为在音标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上述观点的提出也反衬出一个现象:音标教学是很容易机械乏味、单调无趣的。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缪海涛指出:音标教学只有变呆板教学为生动教学、变零散涉猎为系统教学、共性特征和个性问题兼顾,语音教学才能成功。正因为国际音标教学有着一定程度的“先天不足”,在2005年左右,自然拼读法开始进入小学英语课堂并逐渐占据了主流。
(二)2005年~目前,自然拼读法阶段
自然拼读法即“Phonics”,亦称“直接拼读法”“自然发音法”“英语拼读法”。它可以使学习者“见字能读音、听音能辨字、听音能写字”。在我国内地,华东师范大学的章兼中教授以其专著《小学英语教育学》最先从理论上介绍自然拼读法,还深入小学英语教学第一线,将理念阐述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自然拼读法走进课堂是一线教师依据英语课程标准做出的选择。新课标指出:“小学开设英语课,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防止和纠正以教授语音和语法等语言知识为主的做法,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2011版新课标在五级知识目标里,将原来的“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修改为“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明确了初中才是音标教学的阶段。基于以上背景,自然拼读法几乎成为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必然选择。上海师范大学的王静将自然拼读法与上海版《小学牛津英语》的语音板块做了整合,选取金山区某小学三年级某班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自然拼读法在激发儿童英语学习兴趣和语音意识方面作用巨大,拼读和听写能力也有所提高。无独有偶,福建师范大学的王玲玉在福建省南安市某小学三年级的两个班做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接受自然拼读法的学生可以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巧对词汇进行解码和拼读,发音也明显好于对照班;自然拼读法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音意识;自然拼读法能够激发小学生朗读英文单词的兴趣。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徐超认为通过自然拼读法的教学,学生的音系意识(音系是一种元语言能力,是可以反映和操控语言的音位分割技能)和拼读能力都得到了一定提升。王慧琴认为年幼的英语初学者更适合采取自然拼读法,因为更符合儿童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塑造母语思维的语言基础。丁再军在小学中年段通过对自然拼读法组和对比组学生的认读情况平均数分析,结果是自然拼读法效果优胜。陈一点研究认为自然拼读法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词汇听音能写能力、看词能读能力和词汇学习兴趣均产生积极影响。
国内学者和一线教师还进行了自然拼读法与国际音标的比较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的潘洁认为二者各有长短,教师应该在小学分阶段地运用这两种教学法。如:在低年段合理使用自然拼读法可以帮助小学生快速记忆单词;在中年段完善自然拼读法的教学并适当地渗透音标;在高年段可以引入音标作为学习英语的工具。南京师范大学的周雯通过教学实验,结论是音标法、自然拼读法对小学生的语音意识有促进作用。但是,学生学习国际音标并长期积累则对发音规则较复杂或不符合发音规则的单词认读能力会较强。张祎炜、梁燕葵、蒙雅娜、刘穗瑜等人持相似观点,即自然拼读法对英语初学者的教学效果最佳,国际音标法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长期学习,应结合两种方法的优势,分阶段使用两种方法。曹涵语从核心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综合能力四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但自然拼读法可以更加明显地提高单词拼读能力,也更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以上研究是很有意义、也是卓有成效的。对传统的国际音标和时兴的自然拼读法二者的比较,不仅对小学英语教师有借鉴作用,同时对广大家长也有指导意义,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二、国外发展现状
1.听说教学法
听说教学法是第二语言教学史上的一种流派,是由美国学者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和弗里斯(C.C.Fries)首创,起源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该流派认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掌握一门外语必须先听说、后读写;主张语言学习是实践、再实践,此外别无他法;教学过程要尽量排除母语的干扰。从此开始使用图表、音标符号、发音图示等语音教具,还设计出语音对比操练模式开展语音教学。听说教学法对语音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交际教学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交际教学法问世,从此人们开始重视语音教学。创始人是英国语言教育专家威尔金斯(D.A.Wilkins)。他认为交际是语言的首要目的,只有同时具备了相互可以接受的语音标准,才不会影响双方顺利的交流。在它的影响下,教师开始注意语流层面的教学,采取听音和模仿训练、语音听力训练、最小对语音操练等共十种语音训练方式。
3.二语习得语音教学理论
近几十年二语习得研究取得飞速发展。研究者们认为外语语调与母语混淆、母语语音夹带等是造成语音问题的主要原因,根源在于母语迁移因素的影响。其次是年龄因素的影响,国外对语音学习的最佳年龄进行了研究,提出关键期假说和口头话语学习模型理论。研究者认为:因为儿童大脑的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强,所以他们的语音准确性和纯正程度就可能更高。语音学习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降低。虽然目前还无法定论年龄与学习语音能力的关系,该理论对英语语音教学实践和教学策略研究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纵观历史,可以看出英语语音教学从不受重视到逐渐在语言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由重视语言向重视人倾斜,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不同时期的教学流派为语音教学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范例。
(一)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是对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定位问题。由于长期以来认识的偏颇,一些地区和教师认为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就是音标教学,培养语音就是学习国际音标而已,这就导致语音教学的内容被僵化。虽然英语课程标准中对语音提出了具体要求,但由于课时不够、师资薄弱、语音类试题在试卷中占比重很小等原因,英语语音教学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境地。一些教师认为词汇、对话、语法、阅读、写作的重要性远远大于语音教学,语音教学与其他领域的教学地位层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在实际教学中,教材的语音板块经常被直接略过。
(二)教师示范不当
其次,是教师的专业能力问题。教师的语音是否标准、知识储备是否充足、知识更新是否及时等因素都对学生的语音培养有着巨大影响。虽然大多数英语教师毕业于师范院校或英语专业,但所修课程大多集中在写作和语法上,忽视了对语音专业知识的培养和系统的训练。从人才分布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优秀的英语教师选择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工作,师资力量的不均衡导致不同地区的学生英语水平出现较大差异。另外,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适切,在教学中忽视了教材配套录音的示范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如果教师的发音不标准或者存在问题,又不播放教材配套的录音,学生就会学到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发音,后果很可能是影响深远的。
(三)教材结构松散
第三,是教材编排的问题。在现阶段,小学英语教科书是“百花齐放”“一纲多本”,但多数教材对语音内容并没有系统的编排和呈现。一些教材的语音知识被分散化处理,本应集中体现的语音知识被分布于多册教材之中,学程被大大延长,造成本该系统掌握的语音知识被碎片化处理,这就导致语音学习过程零散而漫长、学习内容细碎而松散,即使学了很久也不能全面掌握语音技能。语音板块在多数教材中被置于每个单元的最后部分,内容含量比重较小,给人造成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错觉。另外,多数语音板块的内容与整个单元的主题和词句联系并不紧密,显得突兀而且内容匮乏。上述因素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备课要求,需要进行二次开发来补充完善,更需要认真研读教材以图厘清语音编排脉络。显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把握起来势必出现差异,从而造成语音教学结果的不均衡。
(四)学习脱离语境
最后,是教学设计的问题,其本质是教学观的问题。在人们的固有观念中,一提到英语语音教学就是指示发音位置图、讲解语音学概念、纠正发音错误、反复地读音标和词句,方法单一、过程枯燥、缺乏互动。通过课堂观察,往往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被动的参与课堂问答。过分突出机械操练、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比较突出。“语境”这一概念是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最早提出:“如果没有语言情景,词就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什么。因此词语也只有在情景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儿童的语音学习亦是如此。如果没有语境,单纯地学习发音要领有什么意义呢?而且,脱离了语境的语音学习势必会枯燥单调、味同嚼蜡,这也是小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提升理念,合理定位——基础性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定位应强调基础性,主要表现在语音意识的培养,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较高的水平。在小学阶段,英语语音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与感知英语的基本读音、重音、意群的读音、语调与节奏,为以后读写技能的发展和终身学习英语打下良好基础。在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意识、习惯和兴趣远比具体的知识和能力重要得多。学校和教师应充分认识语音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升语音教学理念,学习先进语音学理论,确立语音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地位。
(二)加强培训,规范发音——准确性
教师的语音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音能力和语音面貌。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教师也应重视对自身语音素养的提高。培训与自修相比,教师更应注重坚持自修自学、主动规范提高。首先要加强对英语语音的敏感度,做到发音清楚、辨音准确;其次要坚持练习口语,提高语音语调;再次要具备语音教学的意识,系统地掌握语音学知识;最后要积累语音教学的素材,如专门练习语音的绕口令、小韵律、绘本阅读等,做一名标准语音教学的示范者和引导者。
(三)完善教材,建立体系——渐进性
2011年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后,各版本教材做出了相应的修改与完善。在修订教材时应充分考虑语音教学的渐进性,例如可以理出一条由浅入深的语音学习脉络——英文字母发音、在单词中辅音字母的发音、元音字母的长音和短音、元音字母组合、元音辅音字母组合、句子的重音……一整套教材按年段体现梯度分布的语音知识,形成循序渐进的语音知识体系,同时也符合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语音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以研发、编写语音教材,以地方教材或校本教材的形式解决语音教学无教材或体系不合理的问题。自主研发的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求,突出地方特色文化,而且有利于教师更加灵活地开展系统的语音教学。
(四)创设情境,结合语境——趣味性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值得一提的是,新课标在语音项目表中明确提出“语音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不要单纯追求单音的准确性。”因此,教师在语音教学时要注重情境的创设、语境的结合,通过营造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引发儿童一定的态度体验,使他们在具体的语言背景下运用单词、句子,它的意义才能被小学生理解接纳,儿童的心理机能才能得到发展,语音学习才具有实效性。情境对话、英语歌曲、歌谣韵律、绕口令、绘本故事、情景剧表演等都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方法,这些方法比机械模仿发音更受儿童欢迎。通过这些灵活而有趣的手段,学生兴趣盎然,乐于参与,既模仿、感知了英语语音的规律,也体验、运用了所学的语音技巧,实现提高语音技能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我国未来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应从紧跟前沿的语音学理论、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完善语音教学体系和丰富语音教学方法四个维度向更高层次发展与迈进。传统的国际音标与方兴未艾的自然拼读法并不是二元对立的,二者可以实现分阶段的接力或者同阶段的互补。语音教学也未必局限于此二者的范畴,也许在今后还会出现更为新颖有效的理论和方法。笔者相信在未来势必呈现出多元化协同式的英语语音教学体系。
五、结语
本文简短地回顾了新课改二十年来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小学阶段英语语音教学的四个共性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对未来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广大英语教师任重而道远,仍需不忘初心、上下求索,携手促进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研究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曹文.回顾与讨论:跟国际音标及语音学术语有关的一些问题[C]. 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语言、音乐和听觉专业委员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语音信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中国声学学会语言、音乐和听觉专业委员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语音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2010:338-350.
[2]贾竹青.英式英语国际音标的发展与音标教学[J].海外英语,2018(17):38-39.
[3]王宏军.现代英语语音体系与中国的英语语音教学[J].嘉兴学院学报,2009,21(05):98-102.
[4]王宏军.英语音标体系的发展转向与音标教学的误区及应对[J].嘉兴学院学报,2019,31(03):126-132.
[5]肖燕丽.略谈英语音标体系的更新问题[J].福建外语,2000(01):17-21.
[6]陈力.对小学英语音标教学问题的讨论[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8,10(06):69-72.
[7]曾雴,肖莉.《PEP小学英语》音标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1(16):58-59.
[8]顾春花.给学生一把学习英语的金钥匙——国际音标教学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102.
[9]张妍妍.重视音标教学提升学生英语语音意识探讨[J].成才之路,2019(21):46.
[10]梁方.天津市区小学英语音标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
[11]谢绮红.小学英语音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J].才智,2018(17):13.
[12]李春娥.小学英语音标教学体会点滴[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9):226.
[13]孔幸茵,王鹤.音标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5):161-162.
[14]施鹏霞.音韵齐全 标新立异——小学英语音标教学浅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7):78.
[15]缪海涛.小学英语音标教学之误区及对策[J].江苏教育,2011(31):7-9.
[16]周莉.Phonics:中国人英语学习方法的革命[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33(02):109-111.
[17]王静.“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8.
[18]王玲玉.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8.
[19]徐超.自然拼读法与音系意识培养[J].现代交际,2020(02):169-171.
[20]王慧琴.尊重语言规律 掌握拼读技巧——自然拼读教学法的核心思想与操作要则[J].课程教育研究,2015(34):84-85.
[21]陈一点.自然拼读法对高年级小学生英语词汇拼读能力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20.
[22]潘洁.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7.
[23]周雯.直拼法与音标法提升儿童语音意识效果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24]张祎炜.自然拼读法与国际音标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英语广场,2018(05):152-153.
[25]曹涵语.传统音标教学法和自然拼读法的比较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7.
[26]梁燕葵,蒙雅娜.英语国际音标与自然拼读法的比较[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05):93-96.
[27]刘穗瑜.自然拼读与国际音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6):172-174.
[28]王蓉.小学英语语音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29]王政然.小学高年级英语语音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7.
[30]吴荣秀.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20(13):90-91.
[31]陈襄南.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2]黄碧慧.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亟待解决的四大问题[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6(05):74-75.
[33]周丽.小学英语语音学习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英语教师,2018,18(01):150-153.
[34]陈雪玲.小学英语语音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12):59-61.
[35]方敏,付丽.刍议英语语音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J].电影评介,2015(07):103-104.
[36]陈月红.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英语语音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9(15):63.
[37]王春晖.从“发音标准”到“语音可理解性”——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6(04):10-13.
[38]程晓堂,龚亚夫.《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05(03):66-72.
[39]罗立胜,张莱湘.英语语音教学的回顾及对目前英语语音教学的几点建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1-23.
[40]王英杰.基于伴读英语学习平台的小学英语口语测试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6.10.
[41]王英杰,王肖金鸣.微型学习为基础的“互联网+”教育模式——提升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0):15-18.
[42]王英杰,马传莉.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版,2014(11):25-28.
[43]王英杰,邵金玲. “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0第43期.
[44] 王英杰,刘美希. 利用互联网资源,提升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效率[J].小学时代,2020.04.
[45] 王英杰,邵金玲.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有效性提高的途径与策略探析[J].读写算,2020第25期.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互联网+”模式下提升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项目合同编号JJKH20180754SK)课题研究成果。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