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跨学科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

  发布时间:2025-01-13 08:54 栏目:小学语文其他资料 作者: 周琼 点击量:64  


文章刊登于《时代教育》杂志2024年10月上旬刊(第22期)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破学科的限制和边界,对学生进行跨学科教学,以更加全面地巩固学生的知识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跨学科为导向,整合作业设计目标、丰富作业设计内容、改进作业设计形式,让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得到更好的巩固与提升。本文以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为例,阐述了以跨学科为导向进行校本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分析了校本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就具体的跨学科作业设计途径提出了思路。

一、以跨学科为导向进行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一)突出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目标

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涉及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它不仅包含了语言文字的知识和技能,还涵盖了文学、历史、地理、科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1]。小学语文学科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核心素养,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小学语文作业应该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通过跨学科的作业设计,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地联系和融合,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领域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拓宽语文的视野,提升语文的能力。

(二)满足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探索和发现,也乐于表达和分享。因此,小学语文作业应该设计一些跨学科的主题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三)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强调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水平和特点,选择适合的跨学科学习方式,如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课题式学习等,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性。因此,小学语文作业应当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设计跨学科的校本作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学生实现语文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是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设计和实施小学语文跨学科校本作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教师需要对自己所教的语文内容和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从而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和协作,共同设计和实施跨学科的校本作业,从而拓宽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教学资源,增强教学效能。

二、以跨学科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有机性原则

有机性原则要求以跨学科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要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有机结合,体现语文学科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同时要与其他学科的核心素养、重要概念、基本方法等有机地联系,体现跨学科的内在联系和规律[2]。实践中以跨学科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要做到与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有机结合、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学生的实际和需求有机结合,不能只是机械地将不同学科的作业杂糅在一起。

(二)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要求以跨学科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同时要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资源和优势,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跨学科的互动和共享[3]。以跨学科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在内容、形式上,都要作出深刻的变革,尽量做到开放、灵活,避免学生感到枯燥和压力。

(三)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要求以跨学科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要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资源和优势,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学习成就,实现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在以跨学科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中,教师应做到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关注学生的发展效果。

三、以跨学科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途径

(一)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结合的校本作业设计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课程德育功能,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语文课程中语言文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为此,在以跨学科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中,可以将语文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结合起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

(二)与科学学科结合的校本作业设计

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对科学知识的学习、科学现象的观察、科学能力的实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让学生具备科学素养,使其能够在生活中以更加科学、客观的眼光和视角,来看待、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因此,在以跨学科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中,与科学学科的结合也很关键,以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科学素养可以得到同步提升[4]

如教学《彩虹》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融合“光与颜色”方面的科学知识,进行校本作业设计。让学生准备好水盆、镜子、白纸开展实验,将盆里装满水,把镜子以45度角插入装水的水盆中,注意镜子的一半在水面以下,另一半在水面以上,镜面对着光源,在镜子前方放上白纸。再观察白纸上出现了哪些颜色,是否和彩虹相似。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光是由不同颜色组成的,彩虹的出现是因为光被分解开了。最后,要求学生将实验过程记录下来。

(三)与艺术学科结合的校本作业设计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艺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等的重要课程。艺术学科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密切相关,其不仅能够增进学生对艺术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并且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文观念,塑造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人文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所以,在以跨学科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中,还需要与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进行结合,同时体现出语文知识育人和文化艺术育人功能。

如教学课文《古对今》之后,教师可以结合音乐学科进行校本作业设计,让学生回家欣赏、学唱“声律启蒙”儿歌,做到能够用歌唱的方式,将课文内容复述出来。这样既避免了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文,徒增学生的枯燥感和学习负担,使学生轻松、快速地牢记课文,又能锻炼学生的歌唱能力。

(四)与数学学科结合的校本作业设计

数学学科能为学生今后的长远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抽象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巧,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世界,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因此,在以跨学科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中,与数学学科的结合必不可少。

如教学课文《猎人海力布》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与数学学科结合的校本作业,在“基础巩固型作业”部分,除了常规的字词练习和课文回顾外,可以引入简单的数学元素,如让学生计算海力布在故事中救助的动物数量,或统计他劝说乡亲们搬家时提到的具体危险点。在“能力拓展型作业”部分,设计一项跨学科的综合任务,如“设计一份海力布英雄事迹的展板”。这项作业要求学生小组合作,不仅要整理课文内容,还要通过绘制地图(标明海力布发现危险的地方)、制作时间线(展示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等数学和图形表达方式,直观呈现故事的关键情节。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学生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在数学计算、图形表达、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五)与体育与健康学科结合的校本作业设计

当前,体育与健康学科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开展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对体育良好的情感态度,塑造学生的健康生活意识、运动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磨砺学生的人格品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跨学科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应当与体育与健康学科结合,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锻炼。

如教学课文《明天要远足》之后,教师可以亲自带领学生去远足,或是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陪伴下去远足。提前商定好远足的路线和目的地,准备好食物、水和其他必需的物品,注意所有物品都要自己全程背在身上,而且一定要按照既定的计划,到达远足的终点,以保证学生能够获得充足的锻炼。远足结束之后,还应要求学生将自己远足中的所见所闻、身心体验等,都以写作文的方式记录下来。

(六)跨学科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评价设计

在以跨学科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校本作业设计中,除了要注重作业本身的设计之外,还需要注重对作业评价的设计,要改变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使其更加贴合跨学科作业的特点和需求。

首先,评价目标应当符合语文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目标,体现跨学科作业的育人功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评价应从单一的分数或等级评价,转变为多维的质性和量性评价,包括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反思等方面。评价的层次应体现作业的跨学科特点,不仅关注学生在语文学科的表现,也关注学生在其他学科的表现,以及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其次,跨学科作业评价的主体应由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多元的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评价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和互动,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公正性。最后,跨学科作业评价应以激励为主,而且要重视学生的主观反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以跨学科为导向,积极探索全新的语文校本作业设计途径,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起来。打破既往语文教学和作业设计的局限性,才能更加全面巩固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者系福建省龙岩市师范附属第二小学教师)

注:[1]陈雪莹.基于语文跨学科学习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之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3(11):136-138.

[2]张俊丽.“双减”背景下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的思考[J].美与时代(下),2022(11):62-65.

[3]钱军伟.跨学科主题类作业:内涵意蕴、功能定位与设计要义[J].语文建设,2022(22):17-20+39.

[4]王文平.增效减负背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作业的设计方法[J].考试周刊,2022(36):37-41.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