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逻辑律巧破逻辑局 ——同一律的辨析与运用

  发布时间:2024-12-13 23:21 栏目:高中语文备课资料 作者: 陈学 点击量:9  

教学设计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逻辑律巧破逻辑局——同一律的辨析与运用徐金丽
◎ 本课设计说明      本节课为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第一课时,借助经典文本《红楼梦》中“鸳鸯拒婚”的情节,以及日常表达与交流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基本逻辑规律中的“同一律”,辨明违反同一律会发生的两种逻辑谬误,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同一律进行思考与表达,去解决逻辑困境。      本设计落实新课标精神,设置合理情境,通过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使学生聚焦语文学习,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与逻辑水平。

 学习目标      1.辨析学习生活中常见的违反逻辑的问题,相互交流、建构关于同一律的知识和经验;      2.利用已学到的逻辑工具,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层次清晰、准确有力地表达观点。

 评价标准      1.能结合具体语境,提取和概括主要信息,发现语言表达中的逻辑谬误,并运用自己掌握的逻辑知识予以纠正;      2.能够完整、准确、清晰、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习重难点      1.用理性眼光审视经典文本,用有效的思维工具探析语言逻辑;      2.将感性体会转化为理性认知,初步建构基本的逻辑知识,并进行语言实践。

 学习过程一、导入——跟着经典学逻辑      目的:创设学习情境,诊断起始学情      过程:《红楼梦》四十六回中,鸳鸯遇到了一个困境:荣国府大老爷贾赦想纳她做妾,先后派了邢夫人和鸳鸯嫂子来劝说他。     (见PPT邢夫人劝说鸳鸯的片段)      预习时,几位同学以鸳鸯的口吻对邢夫人的劝说进行回应。展示学生回应。      小结:同学的回应,情绪宣泄大于理性表达,暂时没有发现其中的逻辑陷阱。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二、知识——源于生活识概念      (一)环节一      目的:简单了解“同一律”和两种逻辑谬误。      过程:分析两组生活镜头,归纳“偷换概念”和“偷换论题”的逻辑谬误,初步了解同一律。      地点:食堂      我:阿姨,当心,你的手指都浸到我的汤里去了。      阿姨:啊,不要紧,我不怕烫。      地点:寝室      我:你们晚上能不能不要讲话,吵得别人都没办法睡觉了。      舍友:别人没办法睡觉都没说什么,轮得到你来提意见?      (二)环节二      目的:分辨简单对话中的逻辑谬误。      过程:给六种生活情况分分类,并加以分析。    ①我:我想静静。      他:静静是谁?      ②我:你觉得奶茶好喝吗?      同学:我觉得好贵。      ③妈妈:你这次考试成绩为什么不理想?      我:张三比我考得更差。      ④老师:你怎么能抄别人的作文呢?      学生:我没有抄,我只是借鉴借鉴。      ⑤我:你怎么随地吐痰?       路人:你没有吐过痰吗?      ⑥A:520又到了,你还是自己一个人出来逛街吗?      B:难不成我半个人出来逛吗?

三、辨识——结合文本析谬误      目的:辨识复杂情境中的逻辑谬误。      过程:分组讨论,借助同一律相关知识,理性认识《红楼梦》第四十六回的语段。(见PPT“邢夫人劝鸳鸯”“鸳鸯嫂子劝鸳鸯”)      小结:通过训练,同学们从流于情绪的回复,变成了有逻辑的辨析,准确地抓住了邢夫人和嫂子的逻辑漏洞。

四、训练——针对热点学运用      目的:运用“同一律”,有力表达观点。      过程:利用今天学到的“同一律”相关知识,在网络评论下跟帖反驳。    (网友评论)      清凉的风:      无论是爱美,还是畅享清凉,都要把握一个尺度。女性不能只顾自己,而不考虑由此可能给他人带来的不适和不良的影响,毕竟,在地铁里有经不住诱惑而可能变成色狼的人。性感与轻佻往往只是一板之隔,而欣赏与性骚扰也不过是一步之遥。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穿得很清凉、并在拥挤的交通工具上有意无意地与你发生身体碰触的时候,究竟是谁“骚扰”了谁?      小结: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逻辑混乱的“重灾区”,网络生活的“碎片化”和网络表达的“情绪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甚至心智的发展。在信息社会,运用逻辑思维,理性地甄别和筛选信息、审慎地接受和表达观点的能力极为重要。

课堂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种基本逻辑规律——同一律,辨明了违反同一律会发生的两种逻辑谬误,并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使用同一律,解决逻辑困境。      逻辑是理性表达的基础,理性是思维力量的源泉,思维是心智成长的土壤。希望同学们学好逻辑,增长力量。

课后作业:      分析以下案例,思考:如何区分逻辑谬误与故意违反逻辑的语言艺术?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恩来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周恩来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一个德国军官指着毕加索描绘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遭德军轰炸后惨状的画作《格尔尼卡》,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这是你的杰作。”
图片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设计说明】      本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中的“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逻辑方法,学习辨析逻辑错误,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并运用逻辑方法构建、完善论证。本单元设计意图通过梳理与探究经典文本中的逻辑,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单元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逻辑的基本知识,运用逻辑规律,发现语言表达中的逻辑问题。      2.思维发展与提升:在分析实例的基础上探究感悟,借助逻辑知识促进语文学习。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逻辑无处不在的魅力,遵守、利用逻辑规律。      4.文化传承与理解:加深对中华优秀作品的理解,提升对祖国语言文字和文化的热爱。
【单元评价标准】      1.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辩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包括文学现象在内的基本语言现象;      2.学生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辨析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并能;      3.学生能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学习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的方法,力求立论正确,论据恰当,论证有序。
【学习呈现方式】      研习型、探讨型 【单元课时安排】(共9课时)      1.眼可方物:洞穿潜藏的逻辑谬误        3 课时   研习活动      2.熟思审处:妙用有效的推理机制        2 课时   研习活动      3.利口辩给:应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2 课时   研习探讨      4.得手应心:学习生活的逻辑实践        2 课时   表达交流
【单元学习任务】      逻辑是生活和文学的必需品,逻辑的学习呼应着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语文学习的必然。本单元的学习围绕“逻辑的力量”这一主题,以经典文本为主要材料,组织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旨在体现语文学科性以及文学对生活的指导意义。本单元学习任务如下:      1.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2.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3.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据此,我们设计了如下单元学习内容:【单元学习内容】一、眼可方物:洞穿潜藏的逻辑谬误(3课时)      在我们的语文生活中,逻辑是无处不在的,但是也常常出现违反思维和表达基本规律的逻辑错误。想要辨别逻辑错误,先要了解基本的逻辑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然后正确识别偷换论题、假二择一等常见的逻辑谬误。      通过辨析《红楼梦》中“鸳鸯拒婚”这一情节,学会和运用同一律;通过体悟“鲁四老爷骂祥林嫂为谬种”“孔乙己混淆偷与窃”“别里科夫由教师骑自行车推导出可怕后果”等经典语段,发现其中的逻辑谬误,揭示人物的荒唐可笑。二、熟思审处:妙用有效的推理机制(2课时)      纯粹的典型的逻辑推理,学生在理科学习中已有接触,而语文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推理,常常隐藏在表象的背后,更需要深入挖掘、细心梳理,发现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文字背后的推理过程和推理形式。      通过寻找《拿来主义》《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邹忌讽齐王纳谏》等经典文段中的推理过程,进一步讨论概括出“排除法”“归谬法”“条件推理”“类比推理”等推理形式,从而自觉地在言语活动中正确使用逻辑,并运用逻辑优化语言实践。三、利口辩给:应用合理的论证方法(2课时)      我们常常要对生活中的现象发表观点,作出论证,就要考虑怎样论证才能让人信服。一个完整的论证包含三个要素:论点、论证形式、论据。论点,逻辑上对应推理的结论,论证形式就是论证使用的推理形式,论据对应推理的前提。      通过厘清《六国论》的逻辑链条,分析论点是怎样分条分步得到证明的;评估《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说服秦伯的几个理由,探究保证论据可靠的相关方法;学习《反对党八股》使用“虚拟论敌”的论证形式,提升论证严密性。四、得手应心:学习生活的逻辑实践(2课时)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班级辩论赛。      第一课时,赛前小组讨论:根据前面课时所学的逻辑规律、推理形式和论证方法,拟订《辩论锦囊》(比赛注意事项),如在明确观点方面,需检查是否有隐含前提,审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否清晰,又如在攻防策略上,可灵活运用归谬法、反证法,设计二难推理。此外,还要明确辩手分工与职责,熟悉辩论流程。      第二课时,班级辩论。赛后利用评价量表进行复盘和总结。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