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疗效因子:咨询师的人格

  发布时间:2024-12-09 16:38 栏目:中小学心理健康 作者: 周惠芳 点击量:24  


分析师不是以他所说的或所做的来治愈病人的,而是以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一点来治愈病人的。——雅克· 拉康《治疗的方向和它的力量的原则》

当来访者推开咨询室的门,开始一段心理咨询之路时,咨询的框架及设置本身即在提供某种意义上的治疗。

就像是一个有边界的舞台,将世间的嘈杂隔在了外面,留出了一个上演内心世界欲望、恐惧与幻想的剧场。这个空间是安全而私密的,在这个空间里,咨询师退到了舞台的角落,而将舞台的中央留给了来访者。

来访者可以尽可能地剥去日常生活中的社交面具,去觉察、体会和言说更贴近自己内在“主体”的感受和想法,即所谓的“真话”。这是一个难得的场域,就像是连接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过渡空间”,所上演的戏剧既与现实有关,又与现实无关。

而从咨询师的角度来说,他/她将尽可能地隐去属于他/她自己的价值判断,从来访者的角度去共情和理解来访者,但又不是像闺蜜或兄弟那样地“站边”。

对咨询师的考验也就从这里开始了。作为一个人,我们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当咨询师和来访者的相似度越高时,咨询师越容易理解和认同来访者,并与之产生共鸣;反之,则越容易产生价值判断,并可能试图将来访者“矫正”到咨询师认为“对”的方向上来。

但前者也有陷阱,因为咨询师和来访者可能会因为“和谐度”过高而无法看到他们共有的“盲区”。而对于后者来说,来访者的存在已经超出了咨询师能够同理和涵容的范围,所以又很难让来访者感觉到自己被“看见”。

“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一个看上去很美,但知易行难的态度。来访者越是感觉到咨询师态度中的价值判断,也就越难将真实的自己展现在咨询师的面前,而会有所选择。

对于咨询师来说,人格修炼的地方也就从这里开始了。因为我们的“我”是经由感受而生的无意识的自体及客体表象、价值判断和趋乐避苦的应对模式所组成的,“扩容”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打破自己人格的边界,去理解和包容更多的“异己性”存在的过程;

也是逐渐深入到价值判断的下面,连接到人性中所共有的运作模式的过程——从“生本能”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在尽力而为地把自己调适到“感觉良好”的内稳状态中,只是每个人的痛点和资源各不相同,应对的方式便有所不同,所以外显的样貌也就千差万别罢了!

当咨询师能够清理出一个更加开阔而深邃的心理空间时,留给来访者的舞台便也更加地清朗和宽广,来访者的内心戏便也能更少阻抗地倾情上演。

而从移情和反移情的角度来说,作为精神动力取向的心理治疗的核心和根本的工作焦点,更是考验咨询师的人格水平。

来访者潜意识的客体关系模式如何经由早年的成长经历,而在他/她当下现实的人际关系中上演,并转移到了和咨询师的关系中,以投射和投射认同,或者说移情和反移情的方式将咨询师卷入其中。

咨询师不仅需要有理性的理解能力,更需要整个“人”投入进去。

从对来访者的客体关系模式的理解的角度来说,咨询师在体验层面对自身的自体及客体表象、身心感受和应对模式的觉察和理解得越清晰和越深刻,则越能够清晰和深刻地看到来访者的客体关系模式,并用语言将其描述出来。

但如果咨询师自己被困在里面而感知模糊,他/她往往也无法清楚地看到来访者在关系中的问题之所在;或者咨询师理智上理解自己的问题,但是情感上触碰不到,那么他/她即便看到了来访者的困境,往往也很难在感受层面让其有所触动。

而从处理移情与反移情的角度来说,咨询师自己在客体关系中困难的部分修通的程度越高,他/她往往也越有能力去涵容来访者的投射,而更少反移情付诸行动,并且也更容易站在分析性的位置上进行工作。

反之,咨询师可能会被来访者“勾引”进投射性认同中而不自知,或者知道但挣脱不出来;又或者,自己未处理好的情结被唤起,咨询师的防御性反应占据了咨询空间,而没有空间留给来访者去探索和修通了。

也是由此来说,心理咨询师的成长之路,本质而言,也是咨询师自身人格成长的道路。咨询师走到哪里,才能把来访者带到哪里!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