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路径探析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立德树人教育体系的基石,承载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回归学生立场,“用学生的认知方式去识别和感受传统文化”“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去联结和体悟传统文化”“用学生的当下思维去理解和发展传统文化”,从而促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逐步构建起对国家的认同感,并为其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立场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立德树人教育体系的基石,承载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近年来,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材,这一领域的教学工作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深切关注与热烈探讨。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潜意识中对传统文化抱有敬畏心态,导致教学方法上倾向于单向的知识灌输,而缺乏对学生启发性的引导。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虽然没有成人那样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成熟的思维能力,但他们同样拥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认识世界的方式。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在无形中消磨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兴趣。笔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策略,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促进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的融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一、用学生的认知方式去识别和感受传统文化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除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骄人祖先,灿烂文化”为主题进行集中编排外,其余各册均以分散的方式呈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教材内容的“显性”与“隐性”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运用他们特有的认知方式去辨识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一)显性内容
观察是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观察时往往目的不明确,缺乏精确性、顺序性和深刻性。教材中的显性内容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利用教材内容具有图文互解且充满生活气息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这些自己喜欢的方式,从直观的图片和文字提示中去识别、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以一年级上册《快乐过新年》中“大家一起过春节”教学为例。本课教学既是学生对以往过春节这一生活经验的再现,更是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学习。教学时,教师可以从课文中“舞龙灯”“挂灯笼”“穿新衣”“贴对联(福字)”这些学生熟悉的生活画面入手,先让他们看一看、说一说图中的习俗,再说说当地的春节有哪些习俗、自己参与过哪些节日活动,议一议为什么会有这些风俗习惯等,丰富学生对春节文化元素的认知,了解习俗背后的文化意蕴,感受春节的欢快气氛。再启发学生从“唐人街”的细节画面中体会文中人物的语言,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增强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最后从“春联要从右边读……”的提示语中,引导学生认识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文学样式及其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隐性内容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除了有显性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还有一部分隐性内容。如一年级上册《吃饭有讲究》、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三年级上册《走近我们的老师》、四年级上册《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等。教师可深入分析教材,挖掘这些习惯养成与规则教育、培养责任与奉献意识、和谐处理人际关系的内容,将其与孝亲尊师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的仁爱精神、文明有礼的中华礼仪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相关联。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把隐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显性的教材内容中进行学习。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安排,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进而促进他们人格修养的全面形成与提升。
以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教学为例。从课文内容上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和公共空间意识的培养。但是教材中亦蕴含了多个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元素。如教材提及的“让上班快迟到的叔叔先上车”“让老大爷先上车”“有事离开队伍的叔叔要重新归队”“让内急的小朋友先上厕所”等情境。规则与法律则是人性的底线。在进行规则教育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生活中的画面进行讨论,通过对社会公德的认同、换位思考等方式,感受尊老爱幼、先人后己的传统美德,初步学会理解与宽容、礼让与善待,通过培养其仁爱精神,提高其道德素质。
二、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去联结和体悟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抽象的概念,更不是虚无缥缈的存在,而是切实地以具象形式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贴合学生当前的生活实际,从易于感知和理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以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一)回归学生生活,形成文化认同
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都是静止的、大众化的,教师需把这些内容与学生的具体生活联系起来,把学生的生活作为教学的原材料,用生活来丰富和活化教材,引导学生主动体验和感悟,以实现教育的育人价值。如二年级上册《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的教学,在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对于买月饼、吃月饼、赏月这些生活画面是很熟悉的。如果教学仅仅停留在让学生了解吃月饼、赏月这些节日风俗的表面现象上,那显然难以达到深层的教育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过中秋节的亲身经历出发,提炼出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单独买爷爷、奶奶喜欢吃的月饼?爸爸为什么要大老远地赶回来过节?赏月时,我们一家人一起聊了哪些开心的事?这一天,还有哪些人也在过中秋节?他们又是用怎样的方式来庆祝中秋节的?等等。通过这些引导,使学生在了解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基础上,通过回忆和重构生活场景,深刻感受家庭中尊老爱幼的浓厚氛围。同时,通过探讨海外华人如何庆祝中秋以及各地不同的节日习俗,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对阖家团圆的美好追求,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感。
(二)关注学生成长,涵养道德信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视学生生活,视其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主动参与和创造生活。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仅凭背诵经典蒙学、唐诗宋词等就可以,而是要让学生在成长生活的每个细小、具体事件中,通过师长潜移默化的熏陶和适时的教育引导,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成长的深远影响,从而深入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
以一年级上册《吃饭有讲究》中“我在餐桌上”为例,教材包含四幅图像,辅以简洁的旁白及小主持人的话语。其目的在于教导学生吃饭时要尊老爱幼,要有良好的教养和礼仪。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大多教学“被迫”停留在理性的认知上,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即使有模拟情境的辅助,由于学生生活存在差异,对他们道德行为的影响也是暂时的、微弱的。因此,对于“吃饭”这么一件生活中平常的事情来说,本课教学只是一个起点,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与现实生活中的“行”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实践,无论是在家用餐还是在其他场合用餐,无论是与家人用餐还是与亲戚朋友用餐,都能体会礼仪之美对人心灵的激励作用。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孝亲敬长的意识,并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文章附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路径探析.docx
value 文件格式:docx文件大小:16006
下载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