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教考融合检测试卷 关联课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发布时间:2024-11-30 21:30 栏目:高中语文其他资料 作者: 陈学 点击量:21  

image【一轮复习】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教考融合检测试卷

关联课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以文为词”是后人对辛弃疾的重要评价,相关研究已非常深入。学者普遍注意到辛弃疾词具有熔铸经史、善发议论、融入散文章法句法等特点。不过据笔者管见,对辛词与四六文的关系似乎研究不多。

辛弃疾虽以词最为著名,但其实著述颇多,诸体兼备。只可惜其《稼轩集》早佚,文章留存有限。今所见者,散文有大名鼎鼎的《美芹十论》《九议》,骈文则有《贺叶留守启》《新居上梁文》等数篇。骈体文章,宋人通称为“四六”。宋代骈散分流,散体多用以著述,骈体多施于朝廷文书及士人交际日用。南宋时期,骈体书启的写作日益普遍,诸家文集多有留存。辛弃疾的四六文创作亦应不少,而且享有一定的时誉,一些篇章被纳入选本,一些名句亦为他人借鉴。今存四六虽不多,但章句文辞颇耐细品。如《新居上梁文》云:“青山屋上,古木千章;白水田头,新荷十顷。亦将东阡西陌,混渔樵以交欢;稚子佳人,共团栾而一笑。”想象新居落成后的优美风景和居处其中的悠然生活,骈对工稳,文气秀逸。

这篇《新居上梁文》既体现了辛弃疾以四六法为文的特点,还体现出辛弃疾化用前人成句的做法。文中有云:“望物外逍遥之趣,吾亦爱吾庐;语人间奔竞之流,卿自用卿法。”“吾亦爱吾庐”是陶渊明《读山海经》中的句子,“卿自用卿法”乃《世说新语》中庾敳对王衍说过的话。二者放在一起,不但是天然佳对,而且鲜明展现出辛弃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奔竞的蔑视,算得上四六文中的俊句。此种化用前人成句的做法,正是辛弃疾词中的拿手好戏。其《水调歌头(我亦卜居者)》作于将迁新居不成之际,上片末尾直用孟郊《借车》中的“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两句,下片末尾直用陶渊明《读山海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呼应将迁新居,化用自然,前后照应,呈现出与《新居上梁文》相似的艺术技巧。

直接移用诗句,只是辛词化用成句的一种,更为多见的,是其对散文成句的化用。最能突出展现这一点的是《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集句是宋代兴盛的一种创作方式,将前人诸家诗句汇聚为一首新的作品,能够展现创作者的敏捷才思。不过前人集句多从诗词中取材,句式的选择较为容易,而辛弃疾此词专从儒家经典中集句,必然要面临剪裁转换的问题,因而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集句,更接近于四六中的化用成句。此词首三句云:“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进退存亡”来自《易·乾·文言》;“行藏用舍”是对《论语·述而》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概括;“小人请学樊须稼”更见剪裁工夫,《论语·子路》载“樊迟请学稼”,待樊迟出,孔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孔子认为稼穑之事只是末端,不如礼义仁信重要。而辛弃疾不为朝廷所用,只能营建“稼轩”,自甘与“小人”为伍,其实是一种自我调侃。辛弃疾特意强调此词专集经句,而主旨却在说归隐,在对立冲突中表达理想不能实现的无奈。从艺术技巧上说,与诗词集句颇为不同,而与宋四六化用成句同一机杼。

在化用成句之外,辛弃疾词还有着好用长句的特点。好用长句同样是宋四六特色之一。就体式而言,词与四六文显然不同,不过一些词调中会包含连续几个短句,辛弃疾常常将这样的短句贯通起来、形成长句。这一做法在长调慢词中较为常见,《水龙吟》是其中一例。此调上下片第三句至第八句例作四字句,诸家多用独立短句,或稍加勾连,成为一组复句,意思上虽是一个整体,但小句也可以单独拎出。而辛弃疾常将小句打通,如“割肉怀归,先生自笑,又何廉也”“更想隆中,卧龙千尺,高吟才罢”(《水龙吟·用瓢泉韵戏陈仁和,兼简诸葛元亮,且督和词》),无论从句意上看还是从语法上看,都不能轻易抽出其中的小句。传统的表现方式,更倚重物象的描摹与铺排,借以传达绵密的思绪。辛弃疾将其作为长句来处理,往其中注入了更明晰的逻辑线索与文章气势,因而更容易形成气脉贯通、纵横捭阖的格局。

在一些词中,辛弃疾甚至会顺势融入骈句。这类情况以《沁园春》最为典型。此调上下片第三句至第六句,实由一个领字带出四个四字句,四句的安排,有前两句、后两句各自对仗者,也有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者。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者,与四六文最为接近。辛弃疾的《沁园春》以这种方式最多,有意用四六法加以安排,如形容山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前二句与后二句分别将山峰比喻为谢家子弟、司马相如,直接从词中抽出,便是上好的四六对句。

化用成句,好用长句,都参与着辛弃疾笔下的风云变幻。越是对宋四六的发展走向与行文风格有所了解,越能感受到辛词背后的四六笔意。对于兼善各体的创作者而言,一种文体的创作技巧,常常会或有意或无意地参与另一种文体的创作。这是创作技巧在文体间的迁移,在合适的条件下可能促成文体的发展革新。宋人常常破体为文——或以文为诗,或以诗为词,又或以论为记、以赋为记等。这样的文学景观体现着宋代文学的集成性与丰富性。辛弃疾以四六法为词,正是此类文学景观中别具风采的一种。

(摘编自周剑之《辛弃疾“以四六法为词”浅论》)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词熔铸经史、善发议论等突出特点,引发了学者普遍而深入的研究。

B.《新居上梁文》作为四六实用性强,写于辛弃疾新居即将落成时,耐人寻味。

C.辛弃疾的集句方式不同于前人,他专从儒家经典化用成句,因此句式处理难度很大。

D.《沁园春》刻意用四字句形成对仗,安排灵活,可以单独抽出,非常接近四六文。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作品众多、文体丰富,汇集散文、骈文等文体的《稼轩集》尽管早佚,依然享有时誉。

B.辛弃疾创作技巧在《新居上梁文》《水调歌头(我亦卜居者)》间迁移,使两文有异曲同工之效。

C.当前对辛词与四六文研究不多的现象,与学者不了解宋四六发展的整体背景有密切关联。

D.宋代文学集成发展,出现以文为诗等文体革新现象,是由于宋代文学家兼善各体破体为文。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用来支撑文中下划线句子的一项是(   )

A.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储光羲《咏山泉》)

B.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D.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钱珝《未展芭蕉》)

4.为什么《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专门从儒家经典中集句,请简要概括其原因。

5.请结合材料中辛弃疾词的特点分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下阙。

【答案】

1.D

【解析】根据原文表述只有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的对仗,与四六文最为接近。

2.C

【解析】C项两句话之间没有直接关联,对辛词与四六文研究不多是笔者自谦之词。

3.B

【解析】玉枕纱厨是用作长句处理的。

4.(1)情感表达需要,用孔子观点表达自己在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冲突中只好归隐的无奈之情。(2)宋代四六创作需要,艺术技巧上需要对儒家经典进行句式的剪裁转换,以接近四六中的化用成句。

5.(1)好用长句:①“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将三个短句贯通起来,形成长句,尖锐地提出一个历史教训。②“烽火扬州路”等物象被用作长句处理,作者回忆了四十三年前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一带参加抗金斗争的情形,气脉贯通,富有气势。(2)化用成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化用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句子,表现了词人老当益壮可随时抗金杀敌的愿望。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金主完颜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直劝京决策南向。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不为迎合,持论劲直。作《九议》并《应间》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然以讲和方定议不行。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染接连,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遂奏疏曰:“四野之民,郡以聚效害之,县以科率富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军人则利于优闲卧坐,奔走公门,苟图衣食,以故教阅废弛,逃亡者不追,冒名者不举,平居则奸民无所忌惮,缓急则卒伍不堪征行。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中饬州县,以惠养黎元为意。另当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庶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摄服。”诏奖谕之,委以规画。时枢府吏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弃疾雄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绍定六年,赠光禄大夫。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幕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然/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B. 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然/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C. 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然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D. 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然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在,即“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地点不固定,也指皇帝巡行所到之处。

B. 乾道,南宋皇帝宋孝宗赵昚第二个年号。古代每一个皇帝都有一个或几个年号。

C. 长短句,本指句子长短不一的诗体,文中长短句是词的别名。辛弃疾善于作豪放词。

D. 三鼓,文中指三更,古代用打更鼓来报夜间时刻,一夜分五更,三更也可称作子时。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辛弃疾忠心国事。在耿京遇害之后,他单枪匹马捉住叛徒,并将他们献出斩杀;后来还把飞虎军打造成全国最厉害的队伍。

B. 辛弃疾关注民生。他在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期间,平定盗乱,上疏陈述百姓为盗并非出自本心,实乃各方逼迫所致。

C. 辛弃疾性格耿介。直言劝说在沦陷区的义军将领耿京归顺南宋朝廷;在和皇帝进行问答时,没有丝毫逢迎,言论刚劲正直。

D. 辛弃疾文才卓著。和朱熹在武夷山游玩之后。他写了《九曲棹歌》;他素来擅长写词,词意悲壮,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4. 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枢府吏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5. 辛弃疾为平定湖湘盗乱向朝廷陈述了哪些中肯的建议,请简要概括。

【答案】

1. C

【解析】句意: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和金国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献于朝”语意完整,“于朝”作“献”的状语,“朝”后应断开,排除AD。“然”为句首连词,前边应断开,排除B。

2. B

【解析】“古代每一个皇帝都有一个或几个年号”说法错误。年号纪年是在汉武帝十九年首创的,汉武帝年号为“建元”,“建元”是历史上第一个年号,之后才形成制度。到了清朝,每一位皇帝只用一个年号。

3. A【解析】“他单枪匹马捉住叛徒,并将他们……”说法错误。从文中第一段“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可知,只抓了张安国一个叛徒,故不能用“他们”。另外“全国最厉害的队伍”范围扩大,原文是“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4. (1)当时有不喜欢如此做的枢密院官吏,多次阻挠这件事,辛弃疾做得更尽力,最终没有被改变。(2)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谁能没有困惑呢?有了困惑却不跟随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终究得不到解决。

【解析】(1)“时枢府吏有不乐之者”,定语后置句,应是“时有不乐之枢府吏”;“沮挠”,阻挠;“卒”,最终;“夺”,改变。(2)“孰”,谁;第二个“惑”,有了困惑;“而”,却;“其”,那些。

5. ①让皇帝深入思考导致盗寇的原因,探求消弭盗寇的方略。②让各州县把惠养老百姓作为解决问题的根本。③另建一支名为湖南飞虎军的军队,提升战斗力和威慑力。

【解析】从“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可知,辛弃疾提出朝廷应深入思考导致盗寇的原因,探讨消弭盗寇的方略;从“申饬州县,以惠养黎元为意”可知,朝廷应让各州县把惠养老百姓作为解决问题的根本;从“另当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庶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可知,应另建一支名为飞虎军的军队,提升战斗和威慑力。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是山东历城人。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直言劝说耿京作南归宋朝的决断。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于是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当时他二十三岁。

乾道四年,(他)到建康府做通判。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对策。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不迎合君王,所持的观点强劲而直接。(辛弃疾)写了《九议》和《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和金国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不久,辛弃疾担任了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湖湘地区盗贼四起,辛弃疾都讨伐平定了他们。又因为湖南连着两广,和夷獠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相接,草寇作乱之事时有发生,哪里只是因为民风剽悍,还有武备空虚的因素导致。于是他就向朝廷上奏折说:“普通百姓,深受州郡课重税来搜刮(民财)的伤害,县里定额征购物资的伤害,官吏巧取豪夺的伤害,豪强的兼并土地的伤害,盗贼的劫掠的伤害,不反抗起来成为强盗,又能如何呢?士卒则以优闲自得,坐卧在大营里为利,他们奔走于权势之家,苟且偷生,所以军队中教阅废弛,逃亡者不追究,冒名顶替者也不查问。平时奸民们毫无忌惮,遇有战事士卒不堪一击。希望陛下认真考虑导致盗贼起事的原因,讲求平盗之术。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此外还应当再另建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军名,专由帅臣节制调动,这样,可使夷獠知我军武威,而望风慑服。”下诏嘉奖他还委派他筹划。当时,有不喜欢如此做的枢密院官吏,多次从中阻挠,辛弃疾却做得更尽力,终于没半途而废(被废止)。飞虎军建成,雄镇一方,是长江沿岸各军之冠。

辛弃疾曾和朱熹游历武夷山,做赋《九曲棹歌》。辛弃疾一向擅长作词,词风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绍定六年,追赠光禄大夫。咸淳年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路过辛弃疾墓旁的庙宇,听到有急促的声音在堂上大呼,好像在鸣发心中的不平,从傍晚到半夜一直不停。枋得拿着蜡烛写文章,准备天亮祭祀辛弃疾,文章写成声音才停止。

(三)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2题。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刘克庄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须豪客②,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③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④,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注】①刘克庄:南宋词人,其词继承了辛弃疾的爱国主义传统及豪放风格。②牛角书生:用隋末英雄李密少年时牛背上读书遇权臣杨素事。虬髯豪客:用虬髯客张仲坚遇李靖,折服于李世民事。③燕然:即燕然山。《后汉山•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④磊块:一作垒块,《世说新语•任诞篇》云:“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1.下片“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

A.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孟郊《登科后》)

B.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乙亥岁》)

C.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梅尧臣《东溪》)

D.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2.刘克庄此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借用古人古事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试比较这两首词,简要分析其塑造的自我形象或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A.用“昔日”和“今朝”对比;B.用“封侯事”和“万骨枯”对比;C.“有闲意”和“无丑枝”均为赞扬、乐景:野鸭在岸边睡着,充满闲情逸趣;老树伸展着秀丽的枝干,繁花似锦,惹人喜爱;D.“城中桃李”和“溪头荠菜花”作对比。故选C。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写词人赞颂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冒进误国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的立场和态度,并以廉颇自比,既表明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随时准备抗金杀敌的决心,也表现出担心报国无门的忧虑。全词塑造了一位为国忧心、老骥伏枥的爱国诗人形象。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上片塑造了一位能文能武、期待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借李密、虬髯客的事迹表现所与交游的人若非饱读诗书之士,便为行侠仗义之人。下片回忆自己未能出击强敌,像古代英雄那样登燕然山勒石纪功,只能草草归故里的经历,如今华发苍颜,不能再展抱负,只好以酒浇愁。全词塑造了一个满腔忧愤的爱国诗人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中的形象和想象感情的能力。本词上片,从尚文习武、谈笑交游、建功立业等方面,塑造了作者理想中的人物,实际上正是词人的自我形象。词人先回忆年少时意气风发、征战沙场的光辉岁月。一卷《阴符》说明词人年少熟读兵书,深谙用兵之道;而“二石硬弓,百斤宝刀”则突出他力大无穷,身手不凡。这样的形象,气魄豪迈,感情激昂。“更玉花骢喷”至“谈笑皆堪折简招”几句写词人年少时文韬武略,广交贤能,与志同道合之士煮酒论天下,豪气干云。下片表达了词人功名未就、报国无门的怅恨。塑造了一个华发苍颜的形象,一个满腔忧愤的形象,一个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形象。“当年目视云霄”一句,表现了词人傲岸不羁的性格。“谁信道、凄凉今折腰”,反用陶渊明作彭泽令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事,暗指此时之不得志。接着连用典故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激愤和悲凉。“歌罢犹须着酒浇”突出作者的深重苦闷,唱歌也无法将其排解,还需借酒,但却是借酒浇愁愁更愁。“休休也”是作者不甘而无奈的感叹,他回头看见镜中的自己,已经是白发生、容颜改,凄凉悲苦的感觉油然而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作者发的是思古之幽情,写的是现实的感慨。无论是孙权或刘裕,都是从百战中开创基业,建国东南的。这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于江左、忍气吞声的懦怯表现,是多么鲜明的对照!下片辛弃疾感到不堪回首的是,隆兴和议以来,朝廷苟且偷安,放弃了多少北伐抗金的好时机,使得自己南归四十多年,而恢复中原的壮志无从实现。在这里,深沉的时代悲哀和个人身世的感慨交织在一起。

(四)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1~2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①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②泪。西北望长安③,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④。

【注】①造口:即皂口,镇名。时作者驻节赣州,常经皂口。②行人:指当年在金人逼迫下逃难的人。③此即用唐代李勉望阙之意,这里借长安指北宋故都汴京。④鹧鸪:鸣声凄切,其声类似“行不得也,哥哥”。

1.下列对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遇乐》下阕慨叹佛狸,呼应上阕“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句,通过刘义隆与刘裕的对比,感慨昔日辉煌不再。

B.《菩萨蛮》上片三四句,抬望眼,遥望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

C.《菩萨蛮》下片一二句,既有眼前实景“青山”,又用东流之水有所喻指,实则暗含深沉寓意。

D.两词同为怀古之作,《永遇乐》借古讽今,《菩萨蛮》借古伤今,风格均沉郁顿挫。

2.两首词结尾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和“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都蕴含作者深沉的情感,请分析它们在运用手法和表达情感上有何不同。

【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的赏析能力。D.“两词同为怀古之作”错误。《菩萨蛮》不是怀古诗。“借古伤今”错误,《菩萨蛮》是借景抒情。故选D。

2.(1)手法:①《永遇乐》结尾用典抒怀,借古讽今。②《菩萨蛮》以景结情(或情景交融)。(2)表达情感:①《永遇乐》结尾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英雄迟暮、壮心不已、渴望杀敌报国的豪壮和被弃置不用、壮志未酬的悲愤。②《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句,借对江晚山深、暮色苍茫、鹧鸪悲声的描写,表达诗人沉郁孤独,以景结情,无限苍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收F以及表达的情感的把握能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的结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意思是“现在能依凭哪个人来问问我:廉颇已经老了,食量还好吗?”廉颇是战国名将,善于用兵,晚年被排挤而不被启用。本处运用典故,辛弃疾在这里以廉颇自比,说自己年龄虽然已六十六岁,但还有廉颇那样老当益壮的决心,可是晚年的境遇还不如廉颇。因为廉颇虽老,赵王还派使者去探问,而自己就连探望的人也没了。诗人热切地期待着有杀敌报国的机会,却长期被弃置不用,空怀壮志。诗人用典抒怀,借古讽今,沉郁悲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结尾“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江晚山深,词人一个人站在郁孤台上,看着这暮色苍茫,听着遥遥传来的鹧鸪之声。鹧鸪鸟的叫声谐音“行不得也哥哥”,因此往往引人愁思。所以本处以景结情,《禽经》张华注:“鹧鸪飞必南向,其志怀南,不徂北也。”而辛弃疾正是北人,有北归之志而不得舒展,这乱山深处传来的鹧鸪声声,更加深了词的人郁闷孤独。诗歌以景结情,引人感慨,凄凉不尽。

(五)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1~2题。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①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②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③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④。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①写作这首词时,辛弃疾已五十多岁,于闲居多年后被起用,任职福建。②燃犀:点燃犀牛角。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妖魔。③元龙:陈登,字元龙,东汉末期人,为人机敏高爽,有扶世济民之志。④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闲居自适的生活。

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北浮云”既可能是如“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中真实的浮云,也可能是指宋朝沦陷的北国江山。

B. “斗牛光焰”中的“斗”“牛”都是星宿名,此句写出了剑气上冲斗牛的词境。

C.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中“空”与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中的“空”意思一样。

D. 词最后三句与开篇战云密布的意境不同,夕阳中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抛锚,渲染了一派和平景象。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本词中也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两者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答案】

1. C

【解析】‘空’意思一样”理解错误。“潭空水冷”意思是水潭空荡,潭水冰冷,“空”指空荡;“泪空流”意思是“泪白白地流”,其中“空”指“徒劳的、白白的”。

2. 相同。都表达了虽有报国之志却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理由:①“凭谁问”三句,词人借廉颇自况,说廉颇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却报国无门,内心悲愤。②“元龙老矣”三句,词人以陈元龙代指自己,说自己如今已经老了,还不如归隐,过“冰壶凉簟”的日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抑郁愤懑之情。

【解析】首先应明确观点,总结概括出两首词表达的情感,之后分别分析两首词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使用典故,借用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的典故。廉颇虽然年老,但仍可以一战,却因受到小人的陷害而无法为国效力。作者当时的处境与廉颇相似,却连过问之人都没有。所以此处借廉颇老了还有人要起用他,而自己却无人过问,慨叹报国无门。本词中,“元龙老矣”中“元龙”指三国时的陈登。陈登作为三国时的著名人物,凭借自己的才智,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对安定当时的社会贡献颇多。作者以陈元龙自比,是感叹自己虽然身负奇才,却无处施展,只能在闲居中慢慢老去。所以此处作者借陈元龙的典故说自己老了,还不如归隐,事实并非真的想要归隐,而是用反语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抑郁愤懑。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①

南宋•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敌,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②,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③,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④何曾专美。

【注】①淝上:淝水之滨,晋军在此以少胜多击败前秦,李纲,宋高宗时曾任宰相,②阿坚:指前秦皇帝苻坚。南牧:南侵。③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处画:处理筹划。④周雅:指《诗经》“大雅”和“小雅“中赞颂周宣王派兵征伐西戎的诗篇。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险难逾,人谋克敌”,指出了晋师击败前秦的两个条件,即地利和人的谋划。

B.“结阵当蛇豕”,写晋师以八千兵力布阵对抗百万敌军,赞美了晋师战力之强。

C.“夜闻数声鸣鹤”,运用典故,巧妙地表现出百姓得知晋师将要到来时的欣喜之情。

D.“周雅何曾专美”,以反问形式,高度赞美晋师之功堪比周宣王征伐之功。

2.李纲与辛弃疾同为主战派,这首词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

1.C

【解析】C.“巧妙地表现出百姓得知晋师将要到来时的欣喜之情”错误,选项对典故的解读有误。从词中来看,“夜闻数声鸣鹤”说的是“风声鹤唳”的典故,意为前秦军队溃败,非常惊慌,听到鹤鸣都以为是晋师追过来了。

2.李纲以东晋以少胜多击败前秦的历史,劝喻宋高宗积极抗金恢复中原,表现出必胜的信心。辛弃疾这几句,以刘义隆草率北伐落败的典故,批判南宋朝廷不做抗金准备,不思收复中原,导致国土沦丧。

【解析】“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是借刘义隆草率出兵导致失败的典故,表达对韩侂胄急于北伐,好大喜功的劝谏;而李纲这首词借前秦苻坚南下侵略东晋,被谢安从容指挥打败的典故,“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表达对谢安雄才大略的仰慕之情;而下阙“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更表达对南宋也拥有这样的将领的呼吁,认为不是只有他们才能建功立业,今人抗击金兵入侵,也能有同样的功绩,展现出对抗击敌人的自信。

(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

【宋】陈亮

话杀浑①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②。尊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著了、几茎华发。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写旧恨,向谁瑟。

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卧百尺、高楼斗绝③。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

【注】①杀浑:杀同“煞”,止住;浑,简直。②伊:即伊尹,商时名臣。葛:即诸葛亮,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③斗绝:即陡绝。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词人满心而发,自己虽有救国良策,亦无从施展,说得再多都只是闲说一场罢了。

B.“千里情亲长晤对”两句谓友人虽远隔千里,也会有如常会面般的亲切,只要两人见解一致,就能体察对方的“本心”。

C.“天下适安耕且老”两句,如今天下太平,人人安适,自己也打算耕田送老,流露出归田园居的退隐之意。

D.全词慷慨沉痛,寓悲于壮,气势雄健,文辞典丽宏富,又杂之以俚语方言,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2.作为辛派词风的一员干将,陈亮所作之词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诸多相似之处,本词亦然,请分析。

【答案】

1.C

2.①手法相似,两词都运用典故。本词用伊尹、诸葛亮及刘备等典故,表达词人复杂的情感。《永遇乐》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等典故,抒发对苟安的南宋统治者的不满。②主题相似,都含悲愤之情。两首词情感真挚,都有对统治者苟安一隅、不思进取的愤慨。③词风相似,都有豪迈之势。本词“几番际会,风从云和”奔放雄豪,写出男儿建功立业之志。《永遇乐》中的“金戈铁马”,慷慨激昂,突显英雄豪情气概。

(八)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辛弃疾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①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②。

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芗③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入江海曾约。

遇合。事难托。莫击磬门前,荷蒉人过④,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①邓禹:东汉中兴名将,佐刘秀称帝,二十四岁即官拜大司徒。②黄阁:借指宰相官署。③芗;同“香”。④“莫击”两句:勿效孔子击磬于卫,惟恐不为人知,遭他人嘲讽。磬:古时一种打击乐器。荷蒉人:挑草筐之人。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作以占尽丘壑的风流自我形象领起全篇,接着以茅屋上“松月桂云”,和山脚下清泉脉脉的优美风景,衬托占尽这一丘一壑的美景者的风流意态。

B.词中“鸢飞”“鱼跃”既可看作现实景象,也可视为内心幻象,而“西风黄菊”一句点明了作词时间,营造出一种秋风肃杀、菊花孤冷的清寂氛围。

C.第二阕写了作者对一位曾约定同游江海、而今不见踪迹的“佳人”即知音的盼望,这位像屈原那样身佩芳香饰物的佳人,可视为作者自我精神的化身。

D.全词语言豪放,采用拟人、用典、借物抒情等手法,体现了作者的非凡志趣与精神风采,结尾呼应开篇“风流占却”,使包孕丰富的长调结构更为圆满。

2.有人说:“诗是心绪的传达。”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抒情主人公的心绪不完全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1.

解析氛围特点概括不当。由“喷薄”一词可知,菊花香气四溢,没有孤冷清寂之感。

2.1)同:两词中作者都怀落魄失志之感。如:“终须是”“凭谁问”“事难托”均内藏多少努力却最终失望的感慨。(2)异:①《永遇乐》中是忧思重重,悲愤难当。词人渴望如孙权、刘裕一般建功立业却无用武之地,对草率北伐、沦陷日久失地难收等国事忧虑不已却又报国无门。②《兰陵王》中是旷达自在,洒脱快乐;虽壮志才华不为人知,但自有“莫击磬门前”的傲岸风骨;“仰天大笑”,不拘泥一时荣辱得失,进退皆乐。

(九)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贺新郎 ·怀辛幼安用前韵

【宋】陈亮

话杀浑①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②。尊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 新著了、几茎华发。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写旧恨,向谁瑟。

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 卧百尺、高楼斗绝③。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

【注】①杀浑:杀同“煞”,止住;浑,简直。②伊:即伊尹,商时名臣。葛:即诸葛亮,三 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③斗绝:即陡绝。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两句,词人满心而发,自己虽有救国良策,亦无从施展,说得再多都只是闲说一 场罢了。

B. “千里情亲长晤对”两句谓友人虽远隔千里,也会有如常会面般的亲切,只要两人见 解一致,就能体察对方的“本心”。

C.“天下适安耕且老”两句,如今天下太平,人人安适,自己也打算耕田送老,流露出 归田园居的退隐之意。

D. 全词慷慨沉痛,寓悲于壮,气势雄健,文辞典丽宏富,又杂之以俚语方言,具有较强 的艺术感染力。

2. 作为辛派词风的一员干将,陈亮所作之词和辛弃疾的《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有诸 多相似之处,本词亦然,请分析。

【答案】

1.C

【解析】“自己也打算耕田送老,流露出归田园居的退隐之意”错,实际为“天下偷安”,词人悲愤之语

2.①手法相似,两词都运用典故。本词用伊尹、诸葛亮及刘备等典故,表达词人复杂的情感。《永遇乐》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等典故,抒发对苟安的南宋统治者的不满。②主题相似,都含悲愤之情。两首词情感真挚,都有对统治者苟安一隅、不思进取的愤慨。③词风相似,都有豪迈之势。本词“几番际会,风从云和”奔放雄豪,写出男儿建功立业之志。《永遇乐》“金戈铁马”慷慨激昂,突显英雄豪情气概。

(十)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念奴娇·登多景楼①

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②。小儿破贼③,势成宁问强对!

【注】①隆兴和议(公元1164年)后,南宋统治者欲以长江为界的南北定势为借口,放弃北伐,以求苟安。本词即作于这一时期。多景楼,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②中流誓:《晋书·祖逖传》载,祖逖北伐渡江时,中流击楫而誓,立志荡平外敌。③小儿破贼:淝水之战时,晋军胜,捷报传来,谢安置书一旁,客问之,安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当时率军作战的是其弟、侄,故称“小儿”。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三句描写词人登楼极目四望,心中百感交集,“今古几人曾会”一句写词人觉得无人能够理解他心中的感叹。

B.“鬼设神施”“一水横陈,连岗三面”等,点明了镇江一带地形的险要之势,这是作者赞同“天限南疆北界”主张的原因。

C.“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写朝廷占据长江天险,却不管中原被敌人占领已久,这是作者对“只成门户私计”的进一步批判。

D.词人在词作中纵论时弊,论述精辟,痛快淋漓,凸显了誓要恢复河山的气概,字里行间包含着真知灼见。

2.陈亮与辛弃疾二人词作在手法、情感、风格方面有相似之处。请结合这首词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简要分析。 

答案

1.B

【解析】B.“这是作者赞同‘天限南疆北界’主张的原因”错误,从词中“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以及结合注释信息“南宋统治者欲以长江为界的南北定势为借口,放弃北伐,以求苟安”来看,词人陈亮并非赞同这一主张,而是对此持批判态度。他认为将长江视作天然界限是一种消极和短视的做法,反映出他对南宋统治者以此为借口放弃北伐、苟安江南的不满。故选B。

2.①手法相似,都善用典故。如这首词使用了祖逖、谢安等典故;《永遇乐》使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等典故。②情感相似。如这首词中的“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等,《永遇乐》中的“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等,都抒发了词人对统治者苟安一隅、不思进取的愤慨。③词风相似,都具有豪迈之势。如这首词中“凭却长江”“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等,《永遇乐》中“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都充满了英雄豪情的气概。

【解析】①从词的表现手法分析,两首词都多处用典。陈亮的《念奴娇 登多景楼》,主要用典来抒发情感。“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中“中流誓”,用祖逖统兵北伐,渡江击楫而誓的故事。在词人看来,凭借这样有利的江山形势,正可长驱北伐,无须前怕狼,后怕虎,应该像当年的祖逖那样,中流击水,收复中原。这几句词情由前面的愤郁转向豪放,意气风发,辞采飞扬,充分显示出词人豪迈朗爽的胸襟气度。“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句用到的是谢安的典故,淝水之战,谢安之侄谢玄等击败苻坚大军,捷报送达,谢安方与客下围棋,看书毕,缄默无语,依旧对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用到的是孙权的典故;“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写到是南朝宋武帝刘裕。作者由京口这一历史名城联想到与京口有关的历史英雄孙权与刘裕,以此顺势写来,自然流畅,含蓄蕴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句,作者以廉颇自比,这个典故用得很贴切,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侍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三是抒写忧虑。②从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角度分析,两首词都表达了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愿望及爱国之情。陈亮的《念奴娇 登多景楼》,“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反映了词人对于南宋朝廷消极防守、不思进取态度的愤慨,以及对于那些借此借口偏安一隅、放弃北伐恢复失地责任之人的谴责。通过这样的表达,寄寓了自己对于国家统一、收复失地的深切渴望与对时局的忧虑。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中表达了词人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羡慕他们都能够大展才华、建功立业,而自己却屡被贬谪,遭遇坎坷,抒发了自己怀才而不能施展、有壮志难以实现的无奈心境。③从词的风格分析,两首词都是豪放词风。陈亮的《念奴娇 登多景楼》,“凭却长江”展现了一种凭借天险的气势,但紧接着的“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则强烈表达了对现实中统治者仅依赖长江天险而忽视收复失地现状的不满与批评,情感激昂。“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则直接呼吁应当勇往直前,毫不犹豫地寻求像祖逖中流击楫那样誓师北伐的决心和行动,充满了积极进取和英雄主义的豪情。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以“千古江山”起笔,“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豪放之气喷薄而出,力沉势雄,显示出作者非凡的英雄气魄和无比宽广的胸襟。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南宋词,完成1~2题。

祝英台近 北固亭

淡烟横,层雾敛,胜概分雄占。月下鸣榔② ,风急怒涛飐。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正霜鬓、 秋风尘染。

漫登览,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历历数、西州更点。

[注]①岳珂,岳飞之孙、岳霖之子。②鸣榔:敲击船舷使作声,用以惊鱼,使入网中,或为歌声之节。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下鸣榔,风急怒涛飐”,通过对江上实景的描绘,由景及情,引出年华易逝、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用语苍凉而沉痛。

B.“事业频看剑”,宝剑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用武之地,烘托出作者英雄失路的无奈与苦闷。

C.“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既是对千古兴亡事的慨叹,更是对南宋热血将领出师北伐、收复中原的殷殷期盼,一语双关。

D.“倚楼谁弄新声”,用语含蓄,使人很自然地想起那“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商女,想起那“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达官显贵。

2.明代杨慎在《词品》中称此词:“与辛幼安‘千古江山’一词相伯仲。”请简述其理由。

【答案】

1.C

【解析】“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是说自古到今,长江天堑把南北分开。这既是对千古兴亡事的慨叹,更是对眼前南北分裂的批判。古往今来,历史上有多少统治者凭借长江天堑,划江 而治;而眼前偏安江左的南宋统治者正是把长江作为“天堑”,不思收复中原。

2.①都是在北固亭怀古。②都是豪放派风格,境界阔大。③都抒发了期盼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忠愤之慨。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水调歌头·定王台①

南宋·袁去华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②,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徒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注释】①定王台:位于长沙市内,为西汉景帝儿子定王刘发所建,词中“自西刘”即指此。②一夜寒生关塞:比喻金兵猝然南侵。

1.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气势不凡。“雄跨洞庭野”以辽阔的背景烘托出定王台地势之雄伟,“危基百尺”,通过写台基高度表现定王台的高大壮观。

B.“尚想霓旌千骑”三句,由实入虚,遥想当年刘发登临此台,人马众多,旌旗如云,音乐震天,仪仗盛大的画面,表现当时的“繁华”。

C.下阕先写登临所见,“乔木老,大江流”以简略的白描勾勒景物,苍老的古树、奔涌的大江衬托出定王台历史悠久、巍然屹立的雄姿。

D.这首词写景抒情,借古伤今,意境雄浑苍凉,感情深沉悲壮,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样,具有豪放词的典型特征。

2.词中“兴废”二字,在结构、内容和情感表达上具有重要作用,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定王台历史悠久、巍然屹立的雄姿”错误,词人意在通过秋天老树、江流写出冷落萧瑟、苍茫寥廓的景象,衬托出定王台的颓败荒凉。故选C。

2.①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由上阕写“兴”(繁华兴盛)过渡到下阕写“废”(荒废衰败)。②在内容上,具有双重意蕴,既指定王台的兴废盛衰,也指词人所处的南宋国土沦亡、衰败腐朽。③在情感表达上,由对定王台兴废盛衰的感慨,自然转到对南宋王朝山河沦丧的愤恨和报国无门的悲愤,升华了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眼的作用的能力。作答时,按照题干要求,从“结构、内容和情感表达上”,分三条作答即可。诗句结构作用一般有:开门见山、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等。“兴废两悠悠”在词的上片末一句,作用是承上启下。内容的分析要结合怀古咏史诗的特点,“叹息繁华地”指曾经繁华的怀古之地“定王台”,“一夜寒生关塞”指今日繁华不在的南宋。词人怀古伤今,写由历史兴衰生发的感慨,也是为抒写自己的爱国之情,但“书生报国无地”,词人只能“耿耿恨难休”。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①

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②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③: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注】①这首词是辛弃疾为酬和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而作。同父,陈亮的字。②元龙,三国时陈登的字。孟公,西汉嘉威侯陈遵的字。二人颇有江湖侠气,以天下为己任。③渠侬,对他人的称呼,这里指南宋当权者。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龙臭味,孟公瓜葛”句,以戏谑之语发挚友深情,表达出作者与陈亮气味相投,关系相连,爱国之志复同,引以为快事之豪情。

B.上阕词人与好友视富贵如发,以家国为念的豪壮热忱与“只有西窗月”倾听的清冷寂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叙事、写景融于一炉。

C.“神州毕竟,几番离合”句,“离合”为偏义复词,偏指“离”;“汗血盐车”“千里收骏骨”用典,指人才埋没受屈。

D.本词的突出特点是把触景生情与直抒胸臆巧妙结合起来,用凌云健笔抒写慷慨激昂、沉郁激愤的感情,呈现悲壮沉雄的格调。

2.请结合下阕,分析“事无两样人心别”的内涵。

【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D.“把触景生情与直抒胸臆巧妙结合起来”错误,本词的突出特点是将即事叙景与直抒胸臆结合起来,以叙事为主干,以抒情为血脉,以写景作为叙事的烘染或铺垫。故选D。

2.①事无两样:金人占领中原,山河破碎的局面并未改变;②人心别:南宋统治者偏安苟且,不以收复失地为念;③人心别:作者与朋友以家国为己任,立志收复中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对诗句内涵的解释,要联系诗句的创作背景和上下句来解释诗句中的词。“事无两样”指下句写的“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正目断关河路绝”的局面,再联系辛弃疾生活的时代背景,就知道指的是从金人占领中原,山河破碎的局面并未改变。“人心别”指的是两类人的主张不同。一类是有“渠侬”,表现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投降苟安的控诉;另一类人是以诗人和陈亮为代表的主战派,他们“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他们“有江湖侠气,以天下为己任”,等待机会,纵使身死,收复中原的心志也如铁一般坚定不变。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临江仙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③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本词当为宋室南迁,作者于建炎三年(1129)避金兵流寓湖湘逢端午感怀而作。②午日:端午节。③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征。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咏楚辞”透露了作者在节日中的感伤心绪和壮阔胸襟,以及报国无门的处境。

B.“戎葵”句中,作者借蜀葵向阳的属性来比喻自己身虽老却始终热爱祖国的思想。

C.“榴花”一句中用榴花与舞裙对比,表现作者对往日歌舞宴会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D.最后三句作者感叹时间的流逝,以及浇酒凭吊屈原,寄托了怀旧心情和爱国情感。

2.下片“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赏析诗歌的能力。C.“表现作者对往日歌舞宴会生活的怀念和向往”错误。“榴花”一句中用榴花与舞裙对比,是以过去的春风得意表现时下的落寞和愤懑。故选C。

2.同:都关注时局、心系朝廷、热爱国家。异:陈词有对年华老去的悲叹。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辛词表示自己并不服老,有为国效力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奸佞惑君误国的痛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万事一身伤老矣”意思是: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这一声长叹,包涵了作者对家国离乱、个人身世的多少感慨之情!人老了,一切欢娱都已成往事。作者感叹时间的流逝,报国无门,充满了感伤和愤懑心绪。“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意思是: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作者以廉颇自比,这个典用得很贴切,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三是抒写忧虑。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故两句是在情感的表达上有共同点:都关注时局、心系朝廷、热爱国家。不同点是:陈词中“老矣”包含着年华老去的悲叹、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辛词以廉颇之典故,表示自己不服老,有为国效力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奸佞惑君误国的痛恨。

(十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注]

杨炎正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注]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词人与辛弃疾二人从水路游览,经过扬州,登上了多景楼,感怀伤景,不能自己,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一、二句写深秋时节,满目荒寒,萧索秋景使得客居异乡的词人增添了无限愁思。

B.“强呼斗酒”,“强呼”二字说明词人为了消解客居之愁而登上多景楼,为下文铺垫。

C.词人在“最高楼”上目睹了“江山图画”的可舒可卷听到了长江的龙鱼悲啸。

D.全词情感由扬而抑,又由抑而扬包含着词人深沉的隐痛,读来令人唏噓。

2.这首词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抒发的情感上有何异同?

【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D.“全词情感由扬而抑,又由抑而扬包含着词人深沉的隐痛”错,这首诗歌的情感先抑再扬,接着再抑,情感起伏跌宕。故选D。

2.相同:表达作者报国无门和壮志难酬的慨叹。不同点:本词借满目荒寒、萧索秋景,表达客居异乡的词人无限的愁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抒发作者对苟且偷安、毫不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词的开头写登楼所见的萧索秋景,“寒眼”并非冷眼,而是“眼寒”,是冷落的景物使眼睛生出寒意,其实就是心寒、情寒。萧条的秋景引发萧条的愁情。所以词人云“客意不胜秋”。但是词人并没有继续这种低沉的情绪,而是强行振作,越是愁恨低回,他越是要“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这显示了他的倔强和自信。在词人这种精心设计中,他在“最高楼”上目睹了“江山图画”的可舒可卷,听到了长江波涛汹涌中的“龙鱼悲啸”,并无余暇顾及小家子气的“诗愁”。可是,江山虽然壮美,却挡不住南宋国势日渐衰微。词人虽然倔强,壮志仍然难酬,此时的豪情,壮则壮矣,而悲愤却是掩在深处抹不去,勉强的豪情无法长久。一阵秋风秋露,此时词人寒意顿生,情绪再次低沉下来。情绪跌宕起伏的登楼“望神州”之后,词人忽然有所悟继而感叹。国势衰微,有志者理应报国,可像词人这样的智勇双全人士却报国无门。他为此忧愤白头,平生的抱负理想、壮志豪情,只剩下今时的失落黯然。时光流逝,词人垂垂老亦,他壮志难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用典故,上片写词人登楼远眺,触景生情,感慨自己报国无门;下片蕴含着作者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最后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流露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据此从同与异两个方面概括分析两首词的情感即可。

(十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六州歌头

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①。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②纵横。看名王③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④,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⑤,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⑥。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⑦。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注】①膻腥:牛羊的腥臊气,此指被金兵所玷污。②区(ōu)脱:汉时匈奴筑土室以守边,叫区脱,此指敌人哨所。③名王:少数民族中的著名将帅。④埃囊:尘封和虫蛀(指箭上的羽毛)。⑤干羽:干盾和翟羽,舞者所执的道具。怀远:用文德以怀柔远人,谓朝廷正在向敌人求和。⑥若为情:何以为情,即今语“怎么好意思”或“不难为情吗”。⑦翠葆霓旌:指皇帝的车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淮河成为边界,面对隔水国土沦为金兵占领区的形势,作者悲痛难抑。

B.“当年事”当指汴京失陷的“靖康之变”,“殆天数”中蕴含着无限沉痛。

C.下片承上片渲染的景象而来,表达了空怀报国壮志却苟延岁月,一事无成的无奈。

D.“冠盖使”们为国事鞍马劳顿,相形之下,作者为自己不能为国分忧难为情。

2.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样,这首词也是一首爱国豪放词。试分析这两首词所抒发的情感有哪些异同。

【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点分析鉴赏的能力。D.“作者为自己不能为国分忧难为情”错,表述曲解了“若为情”的意思,下片表达了对朝廷无心抗金、热衷议和的讽刺,对“冠盖使”们忙于议和的举动作者也是充满不屑的,这里的“若为情”是说给统治者听的,并非自己难为情。故选D。

2.同:①都有对国土沦丧的沉痛,对时局的担忧。②都有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伤感。异:①辛词在表达北伐主张的同时还借史事提醒统治者切勿草率北伐。②张词表达了朝廷当局议和苟安、中原父老空望光复的悲愤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同:①都有对国土沦丧的沉痛,对时局的担忧。本词“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宋与金约以淮水中流为界,昔日淮河,如今变成边境,国家只剩下半壁江山。极目千里淮河,南岸一线的防御无屏障可守,只是莽莽平野而已。江淮之间,征尘暗淡,霜风凄紧,诗人通过战后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词人对山河破碎的痛苦和愤慨。辛词“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写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痛心的事,作者担忧时局,沉痛于国土沦丧。②都有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伤感。本词“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竞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写词人倾诉自己空有杀敌的武器,只落得尘封虫蛀而无用武之地。词人徒具雄心,却等闲虚度,抒发了词人自己空有杀敌的武器,却无用武之地的悲愤。辛词“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词由怀古转入伤今,联系自己,联系当今的抗金形势,抒发感慨。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了老人,而壮志依然难酬。辛弃疾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不同:①辛词在表达北伐主张的同时还借史事提醒统治者切勿草率北伐。“元嘉草草”三句,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出一个历史教训。史称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结果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胜利,反而招致北魏拓跋焘大举南侵,弄得国势一蹶而不振了。这一历史事实,对当时现实所提供的历史鉴戒,是发人深省的。作者援用古事近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和自己的历史教训。②张词表达了朝廷当局议和苟安、中原父老空望光复的悲愤心情。“渺神京”一句写出汴京渺远,光复时间之渺茫,悲愤的词人把词笔犀利笔触直指一味偷安的朝廷。“干羽方怀远”,以辛辣地讽刺朝廷放弃失地,安于现状,抒发了词人对朝廷当政者苟安于和议现状的愤慨。“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句写金人统治下的父老同胞,年年盼望王师早日北伐收复失地,表达了词人与中原人民空盼光复的难过之情的共鸣。

(十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②,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属于同时期。②兜鍪:头盔,代指兵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何处望神州?”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引出登临地点和远望之景,从而引发了千古兴亡之思。

B.“不尽长江滚滚流”化用杜甫《登高》中“不尽长江滚滚来”,形象地表现出词人心中无尽慨叹。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表达了对孙权虽统率千军万马,却难以使东南战争平息的惋惜。

D.全词通过三问三答,将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层次分明,意境高远,令人心生悲怆雄壮之感。

2.此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写到孙权,请简要分析作者表达情感的异同。

【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表达了对孙权虽统率千军万马,却难以使东南战争平息的惋惜”错,“年少万兜鏊,坐断东南战未休”表现了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有着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精神。故选C。

2.(1)相同点:都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追慕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2)不同点:①《南乡子》通过对孙权不畏强敌、勇敢抗争的歌颂,表达自己渴望奋勇杀敌的壮怀,又蕴含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愤懑;②《永遇乐》借无处寻觅孙权这样的英雄,抒发对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忧思和自身报国无门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南乡子》中,“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隅,奋发⾃强,战斗不息,具有何等英雄气概。据历史记载:孙权⼗九岁继⽗兄之业统治江东,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方。赤壁之战大破曹兵,年⼆⼗七岁。作者在这里⼀是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追慕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年少”却敢于与雄才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就需要⾮凡的胆识和气魄;⼆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势力不断壮大。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抗争,战⽽胜之,表达自己渴望奋勇杀敌的壮怀,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能、懦怯苟安,蕴含这词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永遇乐》中,“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用典。孙仲谋,即指三国时代吴国国主孙权,他继承父兄基业,西拒黄祖,北抗曹操,战功赫赫,先建都京口,后迁都建康,称霸江东,为世人公认的一代英雄豪杰。辛弃疾对孙权很是佩服。此处用孙权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追慕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意为:千古江山依旧,像孙仲谋一样的英雄再也见不到了。“无觅处”三字,表明了诗人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痛苦心情。言外之意,表达了对屈膝江左的南宋王朝深为愤慨和自身报国无门的感慨。由此可知,这两首词都用了孙权的典故,都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追慕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最后总结出两首词表达情感的不同。

(十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①

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梦入少年丛。

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志西窗②眠不得,卷地西风。

【注】①本词创作于作者闲居带湖、瓢泉时期,其间除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至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一度被起用为福建安抚使外,一直赋闲在家。②西窗:思念,代指抱负。

1.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词以“万事皆空”总摄全篇,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沉郁悲凉。

B.“雨打风吹”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此处表达出作者舍身报国决心的坚持。

C.下阕写少年梦被山僧撞破,惊醒后难眠,只有西风呜咽。写出了词人渴望逃避现实的悲凉之感。

D.在写作手法上,本词结构整齐严密,通过联想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具有开阖顿挫的跌宕气势。

2.辛弃疾诗歌创造中特别崇尚英雄,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也曾感慨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试比较分析两首词中词人对英雄有着怎样共同的情感。

【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渴望逃避现实的悲凉之感”错,下阕表面有逃避现实之感,但实际上词人丝毫没有忘记国家大事,时刻想着的还是报效国家。故选C。

2.(1)两首词都充满了词人对英雄人物的赞叹与敬仰(2)历史变化,物是人非,古今往来的英雄们,为时间的流逝而淹没,充满无奈与感伤(3)但是词人心中的宏大梦想缺不曾忘却,依然渴望像千古英雄一样建功立业的决心与抱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词“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意思是,古今往来的英雄们本就不多,却因时间的流逝而淹没,再也难找到像刘邦、秦始皇那样的英雄。刘邦和秦始皇的时代,是他认为两个英雄豪杰辈出又命运起伏的时代。古今往来的英雄们,为时间的流逝而淹没,但是心中的宏大梦想缺不曾忘却,字里行间中蕴含着对英雄人物的赞叹与敬仰,以及英雄惜英雄的怅然,作者为国家舍身立命而不达的情怀更加让人感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诗人起笔便抒发其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而后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上句的基础上推进一层,非但再也找不到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连他当年修建的“舞榭歌台”,那些反映他光辉功业的遗物,也都被“雨打风吹去”,杳无踪迹了。下三句写眼前景,词人联想起与京口有关的第二个历史人物刘裕。最后三句回忆刘裕的功业,表达了词人无限景仰的感情。上片赞扬了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

十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由景及人,由眼前江山联想到历史人物,风格豪放雄迈又悲壮苍凉,江山开阔辽远,英雄功业卓著,但词人政治境遇坎坷,不免悲凉。

B.“四十三年”与“可堪”两句,回忆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沦陷区到处是抗金烽火,联系当前严峻的抗金形势,抒发感慨。

C.全词勾画了词人忠于国家、渴望疆场杀敌、急于收复失地,却又屡遭排挤、恐因被弃用终将报国无门的爱国志士形象。

D.本词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廉颇等多个历史人物的相关史事在京口发生,其题旨又切合词人渴望北伐但反对轻率冒进做法的思想。

2.本词多处对比,请结合相关内容选择两处作简要分析。

【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D.“廉颇等多个历史人物的相关史事在京口发生”错误,廉颇史事不在京口发生。作者借此表现雄心不减当年,切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故选D。

2.①史事与现实对比(或功业卓著的历史英雄与南宋庸碌无能的统治者对比)。孙权、刘裕占据京口成就了伟业(或打垮北方侵略者,或北伐收复失地),而南宋占据江东却怯弱无能,一味苟安求和,不图恢复。暗讽南宋统治者尽是庸碌之辈。②历史英雄与诗人对比。孙、刘两英雄功成名就、名垂青史,而诗人蹉跎岁月、功业无成,对英雄充满追慕与缅怀,渴望建功立业,又难掩壮志未酬的愤慨。③典故中的史实对比鲜明。“寄奴”刘裕两次北伐收复大片失地,而其子刘义隆虽有志于建立“封狼居胥”的功业,却因为战备不足,三次北伐失败,败坏了父亲留下的基业。借古讽今,提醒韩侂胄之流北伐该做足准备。④今昔抗金形势对比。四十三年前沦陷区反抗异族侵略烽火连天,如今祭祀异族神庙,说明百姓已安于异族统治。可见抗金形势严峻,困难重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①史事与现实对比(或功业卓著的历史英雄与南宋庸碌无能的统治者对比)。历史上,“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回想当年,刘裕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孙权、刘裕占据京口,打垮北方侵略者,收复失地,成就了伟业,而现实“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南宋占据江东却怯弱无能,“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一味苟安求和,不图恢复。暗讽南宋统治者尽是庸碌之辈。②历史英雄与诗人对比。“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中孙权继承父兄基业,西拒黄祖,北抗曹操,战功赫赫,先建都京口,后迁都建康,称霸江东;“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中刘裕先祖随晋室南渡,世居京口,当年北伐南下。写孙、刘两位英雄功成名就、名垂青史,表达了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羡慕他们都能够大展才华、建功立业,而诗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写自己却屡被贬谪,遭遇坎坷,抒发了自己怀才而不能施展、有壮志难以实现的无奈心境。③典故中的史实对比鲜明。“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中“寄奴”刘裕两次北伐收复大片失地,而其子刘义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虽有志于建立“封狼居胥”的功业,却因为战备不足,三次北伐失败,败坏了父亲留下的基业。词人借古讽今,提醒韩侂胄之流北伐该做足准备,不要草率出兵。④今昔抗金形势对比。“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词人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写出四十三年前沦陷区反抗异族侵略烽火连天;“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祭祀异族神庙,说明百姓已安于异族统治。可见抗金形势严峻,困难重重。

(二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著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①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②,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注]①中州:指中原。②蕞尔:微小貌。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人与友人携手登楼远眺,吟诗赏月,皓月当空好不惬意。

B.澄澈明月映照“满怀冰雪”之愁,无处排遣选择“鲸饮”。

C.“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承上写景,启下叙事抒怀。

D.“扶头”是写酒醉后昏昏沉沉,写出了作者的失意和无奈。

2.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均是辛弃疾的“英雄之词”,但抒情手法相异。请以“谁念英雄老矣”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二句为例简要赏析。(6分)

【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澄澈明月映照‘满怀冰雪’之愁”错误。“照我满怀冰雪”,意为:澄澈明月映照的是我辈冰雪般纯洁的肝胆。“满怀冰雪”是作者对自己冰雪般纯洁的肝胆的自喻自况。故选B。

2.①“谁念英雄老矣”是直接抒情,作者眼看中原沦陷,同胞们愁意浓重,朝廷北伐却遥遥无期,又有谁还想到英雄已老、功名无成,直接表达出满腔悲愤。②“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借典抒情,廉颇虽老,但为求重新起用在使者面前吃下一斗饭,作者借廉颇的典故自比,表达自己不服老,仍希望为国立功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抒情手法和情感的能力。“谁念英雄老矣”,意为:有谁想起有志的英雄已成老朽?也就是说,朝廷中有谁还能想起抗战那些已经老去的英雄,又有谁会去关心他们的抱负呢。此句直接抒情,作者愁思深重恰是作者忧心国事。中原沦陷,朝廷收复中原的决策仍然遥遥无期,同胞们愁意浓重,自己的雄心壮志不得实现,朝廷想不到英雄已老,该句直接抒情,表达出英雄功名无成,空怀报国之志满腔悲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意为:还有谁会询问,廉颇将军已老,他的身体是否强健如故?这句话引用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的故事。廉颇年老时,赵王派使者前去探望他,询问他是否还能为国家效力。廉颇虽老,但为了证明自己宝刀未老,能重新被起用,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并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能为国家征战。此句借典抒情,作者借廉颇的典故自比,表达了辛弃疾对廉颇的敬仰,抒发自己不服老,仍有一腔热血,渴望为国立功的情感。

(二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赵文远见和用韵答之

辛弃疾

粝食粗衣饱暖时,从他鼻涕自垂颐。万金药岂世无有?九折臂余人始知。

过雨沾香辞落带①,随风飞絮趁游丝。我无妙语酬春事,惭愧新歌值凤吹②。

〖注〗。①带:同“蒂”。②凤吹:笙箫等乐器。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诗题和内容,可推知赵文远写诗给辛弃疾,询问他的身体、生活情况。

B.颈联转入春景的描写,花瓣经雨飘落、柳絮风中飘飞,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C.尾联暗点本诗是用来唱和的,诗人自谦无才描写春景,称赞友人诗写得好。

D.本诗托物言志,豪放慷慨,艺术风格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似。

4.诗的颔联讲述了怎样的生活经验?又蕴含了怎样的言外之意?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托物言志”错误。这首诗以质朴、淳朴的生活为题材,抒发自己在平淡中追求真理和内心坚韧的决心,表现了乐观精神,豪放慷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作者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的,多处用典来抒发爱国情怀,豪壮悲凉。两首诗都未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风格不尽相同。故选D。

2.生活经验:世间的良方得靠人自己反复得病的经验才能了解辨别它的疗效。言外之意:诗人说自己在政治上屡遭打击后才明白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挫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第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能力。颔联中,“九折臂”,多次折断胳膊。经过反复治疗而熟知医理,比喻阅历多,经验丰富。颔联意思是价值万金的良药岂是世上没有的?多次折断胳膊之后人才能理解其中的艰辛。即世间的良方得靠人自己反复得病的经验才能了解辨别它的疗效,这是讲述的生活中的经验。联系已有知识,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结合“九折臂余人始知”一句,可知作者作此诗当是几经遭受打击之后,据此可推知,诗人言外之意是说自己在政治上屡遭打击后才明白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挫折。

(二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秋思

陆游

半年闭户废登临,直自春残病至今。

帐外昏灯伴孤梦,檐前寒雨滴愁心。

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①忧勤德泽深。

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②城阙又秋砧。

【注】①列圣:指历代帝王。②大梁:北宋都城开封的古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围绕“秋思”二字展开,塑造了一个体弱多病却依然心忧国家、情系天下的爱国诗人形象。

B.诗人久病缠身,闭门谢客,“昏灯”“寒雨”渲染了凄清的意境氛围,也影射出人世间的世态炎凉。

C.诗人心念山川壮美、关河依旧的中原,期盼南宋统治者如历代圣明君主一般忧心国事,泽被天下。

D.诗人最后以“秋砧”萦绕都城开封之景收束全诗,流露出挥之不去的浓浓愁绪,言有尽而意无穷。

2.本诗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均出现了“遗民”形象,两首诗中的“遗民”形象及塑造“遗民”的用意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影射出人世间的世态炎凉”错误,结合“帐外昏灯伴孤梦,檐前寒雨滴愁心”可知,帐外昏暗的灯光伴着孤独的梦,屋檐前的寒雨滴下愁绪。描绘了一幅画面感强的秋夜难眠图,用“昏灯伴”“寒雨滴”衬托了作者的孤老之状和愁苦之深。故选B。

2.(1)本诗中“遗民”形象:(身在旧都故土),但被外敌统治,痛苦垂泪,思念流离失所的亲人。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遗民的同情,以及对故国的思念。(2)辛词中的“遗民”形象:在佛狸祠前擂鼓祭祀,欢度社日,已经安于异族统治,不思收复。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地塑造,告诫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讽刺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收复;警醒百姓不忘国耻家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结合“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城阙又秋砧”可知,想象中原移民在被外敌侵占的地方悲苦哭泣,北宋的故都大梁城外又响起秋天捣洗衣服的声音,让人思念流离失所的亲人。表达了诗人的故国之思(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希望南宋朝廷能够恢复中原的愿望。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遗民的同情,以及对故国的思念。结合“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可知,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的行宫下,神鸦叫声应和着喧闹的社鼓。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烽烟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痛心的事。不忍回首往事,实际就是不忍目睹眼前的事实。诗人通过这一形象地塑造,以此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如果继续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警醒百姓不忘国耻家恨。

(二十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黄州

陆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

[注]①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陆游44岁,任四川夔州通判,次年他沿江前往赴任,于八月间到达黄州。

1.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典准确精当,“局促”“迁流”表现了作者处境困厄窘迫,为全诗定下基调。

B.“江声不尽”表达逝者如斯的感慨,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同。

C.颈联写旅程,“万里”与“一帆”相对,于一片苍凉萧瑟中更显出羁旅的孤寂凄清。

D.陆游的爱国诗篇或高亢激昂,一泻千里,或悲痛深沉,哀婉悱恻,本诗属于后者。

2.同是南宋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慨“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而陆游则在本诗中慨叹“生子何须似孙仲谋”。请结合诗句分析二人所抒发情感的异同。

【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同”错误。“江声不尽”,似表英雄无尽之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使人感到历史的流逝,对往昔英雄人物无限怀念。故选B。

2.同:二人皆有感于英雄的丰功伟绩不再,因而慨叹南宋朝廷不思北伐,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异:辛弃疾赞叹孙权曾建都京口,表达了对英雄业绩表示向往;陆游却说如今人已经不需要像孙权那般,表达了对朝廷不善用人的极度不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先看相同点:二人皆有感于英雄的丰功伟绩不再,因而慨叹南宋朝廷不思北伐,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辛弃疾“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感慨像孙权这样的英雄已无处寻觅了。当时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眼前的一片江山,脑子里一一闪过千百年来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他首先想到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孙权,他有着统一中原的雄图大略,可是如今,像孙权这样的英雄已无处寻觅了。诗人起笔便抒发其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同时慨叹朝廷不思北伐,自己无法像孙权一样建立一番功业。而陆游“生子何须似孙仲谋”是借景感事言志。赤壁尚在,但英雄不可再世,古战场已成旧址,万事尽付东流,世事成败不足道,因而作者认为“生子不须似仲谋”了。此联中诗人借赤壁陈迹感叹朝廷偏安半壁,强敌入侵,思无英雄与敌抗衡,自己虽似仲谋,志在恢复失地,驱逐强敌,但又得不到不思振作小朝廷的重用,还放外任万里之外的蜀地。再看不同点:辛弃疾赞叹孙权曾建都京口,表达了对英雄业绩表示向往。孙权,他有着统一中原的雄图大略,在迁都建业以前,先在京口建“京城”,作为新都的屏障,并且打垮了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辛弃疾用典表达了对英雄业绩的向往。陆游却说如今人已经不需要像孙权那般,表达了对朝廷不善用人的极度不满。此诗末联,也正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不平之鸣,表达了对朝廷不善用人的极度不满。

(二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老学庵壁

陆游

今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此诗为陆游暮年蛰居故土江南山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据北方国土,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老学庵”,陆游书斋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写在书斋墙壁上的诗,题目为“题老学庵壁”。诗中可见诗人书斋中读书消日的形象,透出他对国家的担忧。

B.首联写简陋的老学庵使用竹子和节草建造而成,就连架竹的苫茆也只几椽而已,表现出诗人生计的萧然与老学庵的简陋。

C.颔联写自己在老学庵的读书生活,描写了一幅乡居的读书画面,“消永日”和“送流年”中又暗含着时光流逝的感慨。

D.尾联写诗人叫来南村跛脚的童子,帮他煎茶打扫的情景,旨在表现诗人借此对田园生活闲适淡泊、乘化随缘的悠然心境。

2.有人说本诗“太平民乐无愁叹”一句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一句在内容情感上有相似之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旨在表现诗人借此对田园生活闲适淡泊、乘化随缘的悠然心境”分析有误。诗中明写对童子的煎茶扫地的随缘态度,暗写北伐恢复大计无法推行的悲慨愤懑。故选D。

2.①《永遇乐》中这两句是说如今的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②本诗“太平民乐无愁叹”是说国土沦丧后,南方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百姓竟然安于现状,只有高兴,没有愁叹。③如果继续拖延,民心日渐安于现状,中原沦丧的国土就无法收回了。这两句诗都表现了收复失土,刻不容缓却无法如愿的愤懑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此诗写作背景为“金兵已占领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太平民乐无愁叹”写的是统治者偏安江南,不图进取,百姓也安于现状,没有忧愁。《永遇乐》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写的是沦陷区的百姓安于异族的统治,不知反抗,还对统治之君祭拜。这两首作品都表现了作者的愤恨之情,有担忧之意,担心收复失地再拖延下去就可能收不回了。

(二十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送湖南部曲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②。

愧我明珠成薏苡③,负君赤手缚於菟④。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①部曲:部属,部下。②急急符:紧急命令。③薏苡: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载一车薏苡,有人告发他私藏一车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指被人诬蔑,蒙受冤屈。④於菟:老虎的别称。楚人“谓虎於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第一句中的“万人呼”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部属的勇猛形象。

B.三、四句暗示自己遭谗言而去职,有负部属战功,点明“负君”而愧之因。

C.五、六句夸赞部属年纪虽老而眼光明亮,谈论国事能仗义执言,胆量惊人。

D.作者借写为部属送行,表现了关爱部属的可贵精神,又饱含对现实的感慨。

2.本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体现了辛弃疾“怨而不怒,乐观昂扬”精神品质,请分别加以赏析。

【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情感、人物等的能力。C.“五、六句夸赞部曲年纪虽老而眼光明亮,谈论国事能仗义执言,胆量惊人”错误,从诗中来看,“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是表明自己惯于观书的老眼,明如宝镜,有知人之明,自己在论事方面,有胆有识,敢于挺身而出,仗义直言,不像他人那样畏首畏尾,顾虑重重,这应是写自己,不是夸部曲。故选C。

2.《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诗人写自己虽然年老赋闲,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可以充任北伐主帅。《送湖南部曲》中,①既有惜别之情,又有祝福之意,祝愿对方鹏程万里,直上青云。②先人后己的情怀。只要部属有光明的前景,能够为国家效力,即使自己遭受挫折,忍受“风雨破吾庐”的困厄生活也是心甘情愿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写作者以廉颇自比,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表现了诗人虽然被朝廷弃而不用,赋闲在家,但是依然想要像廉颇一样为国效力的情感,体现了诗人“怨而不怒,乐观昂扬”。《送湖南部曲》中,通过描写自己遭受谗谤,及对武勇有为的部属的关怀热爱,鼓励他为国效忠,祝愿他前程远大,即使自己遭受政治挫折、生活困厄也心甘情愿,寄寓了作者壮志未酬的一腔忠愤。尾联“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前一句以一个“送”字着重点明送别之情,重点在被送者,祝愿对方鹏程万里,直上青云,后一句是写自己送人的心情,只要被送的壮士有广阔的前途,到后来能为国家效忠宣劳,即使自己遭受政治上的挫折,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忍受“吾庐独破”的困厄生活也心甘情愿,这句化用杜甫诗“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句意,“不妨”两字,展示诗人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优秀品质,表现一位久经沙场锻炼的大将热爱部属的可贵精神。

(二十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老将行(节选)

王维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注],犹堪一战取功勋。

【注】汉朝云中太守魏尚曾被削职为民,后又官复旧职,在任期间匈奴不敢犯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描写贺兰山一带战阵如云,与《使至塞上》中的塞外风光不同。

B.第二句描写军中紧急文书不分昼夜来往奔驰,突出表现将士的英勇。

C.擦拭盔甲、挥舞宝剑等动作描写,表现老将想卫国杀敌的强烈愿望。

D.全诗意象宏阔、基调昂扬,比较典型地体现边塞诗格调雄浑的特点。

2.诗的最后两句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都使用典故,但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B.“突出表现将士的英勇”理解错误,第二句只是叙述告急的文书不断传进京师,说明战事的紧急,不能突出表现将士的英勇。故选B。

2.①王诗借用魏尚的故事,写老将虽已年老,但渴望重新被任用,重在表达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豪情;②辛词以廉颇自况,表达虽愿为国效劳,却报国无门的悲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诗结尾运用了汉朝云中太守魏尚的典故,魏尚曾任云中太守,深得军心,匈奴不敢犯边,后被削职为民,经冯唐为其抱不平,才官复旧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为老将再次表明态度,表明只要朝廷肯任用老将,他一定能杀敌立功,报效祖国。重在表达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豪情。辛弃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话的意思是:“有谁来问我:你年纪大了,还能上阵杀敌吗?”通过廉颇的典故,表达自己虽然年暮,但仍旧一心报国的雄心壮志;然而现实却是“凭谁问”,有谁来问呢?在朝廷力主偏安,不肯北伐的情况下,没有人能理解作者,更不会给他一个实现志向的机会。因而这句话既表现作者为国效力的决心,也表现壮志难酬的悲愤无奈。

(二十七)阅读辛弃疾的两首词,完成1~2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颜老矣,尚能饭否?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遇乐》的首句,作者以“千古江山”起笔,喷薄而出,力沉势雄,显示出作者非凡的英雄气魄和极其宽广的胸襟。

B.“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打破传统语序,满足了押韵需要,写出了作者因怀念战场而引发的悲愤之情。

C.“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月光比作重磨的飞镜,形象地描绘出中秋节月光的明亮,继而引出把酒问月。

D.《太常引》运用神话传说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情怀,对姮娥的发问表现了作者年事已高但不忘收复失地的豪情。

2.范开的《稼轩词序》开篇说:“器大者声必宏,志高者意必远。”请结合这两首词分析辛弃疾的高远志意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D.“不忘收复失地的豪情”错误。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被白发欺人奈何?”是说白发已多,而功业无成,表现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故选D。

2.①《永遇乐》中辛弃疾追慕古时的英雄豪杰孙权和刘裕,写到廉颇年老,不知饭量如何,用典抒情,表明自己在垂暮之年还能勇挑重担,收复失地。②《太常引》中最后两句写到要砍去月中的桂树,让月亮更明亮运用想象,表达了自己想要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的壮志豪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的能力。辛弃疾的词中多处体现“器大者声必宏,志高者意必远”这一特点。《永遇乐》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词人追慕孙权,显示出非凡的英雄气魄和无比宽广的胸襟。“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词人追慕刘裕,抒发了自己怀才而不能施展、有壮志却难以实现的无奈心境。“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人以廉颇自况,表明自己老当益壮,可随时奔赴疆场,上阵杀敌。《太常引》中,为了使月光更清楚地照亮祖国大地,作者在最后两句写道,听人说:砍去那些摇晃(婆娑)的桂树枝叶,月亮便会更加光明。这是含蓄地说,铲除投降派的阻碍,才能取得抗金和收复中原事业的胜利。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因为由被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南归的辛弃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怀想被金人统治、压迫的家乡人民。进一步说,这首词还可以理想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这一巨大的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