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章,而文言文教学的“标签效应”也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日渐普遍。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专业知识积淀不够,缺乏对文言文教学的深入研究。如何改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标签效应”,应是当下提升小学文言文教学有效性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标签效应”的现象分析
1.生硬式的翻译——让理解“标签化”
《书戴嵩画牛》教学片断一:师:从故事中哪些语言能让你感受到杜处士对《斗牛图》特别的喜爱?生:我从“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看出来的。师:非常好,那你知道“锦囊玉轴”是什么意思吗?生:“锦囊玉轴”就是用玉做画轴,装在用锦做的布袋里。师:嗯,你参考了书旁的注释,非常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就带着这样的发现。所谓“标签效应”本指“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志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志内容相一致”。阅读一旦被标签化、符号化、标本化,往往使文章的阅读流于肤浅、失去个性、缺乏情感。相比较现代文,文言文是与白话不一样的表意符号体系。这就使得文言文需要翻译来弄懂古人的“原意”。懂了意思,更重要的是品味欣赏——既要欣赏词句的凝练,也要欣赏文言文的音韵和形式美。因此,学习文言文,不是给文言文贴上“翻译”的标签。上述教学片段中,学生引用课文后的注释,对“锦囊玉轴”做了简单“翻译”,但何以从“锦囊玉轴”看出杜处士对《斗牛图》喜爱,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杜处士用比黄金还要珍贵的“锦”作画的锦囊,用极其尊贵的玉来作画轴,可见对这幅画有多痴爱。因此,缺乏对“文言”词句的涵咏,表面看似乎解决了学生语文学习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实际,学生得到的依然是零散的、标签化的信息,难以建构起基于语文学科本质的、深刻的思考。
2.烦琐式的提问——让思维“标签化”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片段二:师:王戎是不是很聪明啊?从哪里读出来的?生:“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我是从这里读出来的。师:你是从哪个词,哪句话看出来的?以上教学片段,教师的提问还停留在浅层次的交流上。在教学中老师一开始就给王戎贴上了“聪明”的标签,看似热闹问答,再无益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对于文中蕴含着的“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盲从”等语言文字的体悟,都游离于发现思考之外了。统编教材选取的文言文,虽大多短小浅易,但内涵丰富。避免学生思维的“标签化”,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由浅入深,促使学生主动地去阅读和理解,逐渐形成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形成系统的、层层递进的逻辑思维,才能从文言文中汲取到精神的力量与人生的智慧。
3.泛滥式的朗读——让情感“标签化”
《伯牙鼓琴》教学片段三: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伯牙鼓琴》这篇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语句画下来。师:汇报一下你画了哪些语句,请读给同学们听。生: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师:你能读出这句话中的节奏和韵律吗?师:谁还能带着感情朗读这句话?
文言文教学,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诵读体味,但片段中的教师让学生进行的朗读实践是不妥当的。首先,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指示”去朗读,不符合阅读的规律;其次,朗读过程中没有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也没有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学生甚至都不知文字究竟承载了怎样的情感,又怎么会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还有,教师在学生的朗读训练中,明显缺乏目的性,自然无法沉潜其中、静心涵泳。这种泛滥式朗读,得到的只能是“标签化”的情感。学习文言文,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要让学生沉浸在文本的情景里,“潜心会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
二、文言文教学“标签效应”的成因分析
1.“文言文教学”的研究不够深入
教师对于文言文教学还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觉得文言文的教学设计难,其二是觉得文言文教学实施难。前者挑战的是小学教师的文言学养和对文本的研读,而后者挑战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所以,在课堂的实操中,这些难点就很容易造成文言文教学“标签效应”的蔓延。
2.过分倚重于“教参”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参”的倚重之风更盛。这是由于文言文作品中包含了很多古代汉语的知识,脱离了教参,教师有时会对文言文中知识点的讲解显得力不从心。教师“参”云亦云,学生自然“师”云亦云。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自身的文言底蕴不够丰厚,在学科专业素养方面没有足够的自信,还有教学理念的落后。
三、文言文教学去“标签化”策略例析
1.搭建真实助学的支架,形成文言的知识体系
在文言文教学中搭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积累划分文言文里特殊词汇,熟悉文言表达的特别句式,逐步建立文言学习的知识体系,领着学生进入到文言文理解性的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时,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文言虚词“之”,给学生搭建了理解文言虚词的支架:①据位置辨义法;②按句意辨义法。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文中“诸儿竞走取之”“人问之”和“取之信然”中“之”的用法和意义。分析得出前面有一个动词来支配这个“之”时,“之”可以代人,也可以代物。继而与“惊弓之鸟”“井底之蛙”这些熟悉的成语作比较,分析得出可以按意辨别“之”还有“的”的意思。
2.构建真实问题的情境,提升文言的思维品质
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应该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构建真实问题情境则是落实课堂互动,努力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进阶,提高教学效果行之有效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采取教学策略:一是要提升设计主问题的水平,逐渐引导学生进入到深度思考的状态。比如在教学《伯牙鼓琴》时,设定的主要问题是:①伯牙和子期怎么会成为知音的?②俞伯牙为什么要破琴绝弦?围绕这两个问题,对文言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品味体悟,引导学生感受伯牙觅得知音后惊喜和幸福,理解子期死后伯牙的孤独和伤痛。其二,找到文言课文中的冲突点所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也是思维锻炼的重要途径。在《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发现孔子和两小儿其实也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辩斗,这场辩斗谁赢了?孔子在两个小孩子面前,坦然承认自己不能,看似输了辩论,但却赢了德行,而两小儿的智慧和敢于质疑的精神不也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很明显这样带有思辨性的话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3.注重真实言语的实践,渗透文言的运用意识
去“标签化”,意味着文言文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语义层面上学习,还可以尝试进入到语言运用的状态。运用的目的,是将文言和儿童真实生活建立起关联,努力引导儿童把文言“读活”,努力让儿童感觉文言“有用”,从而使他们真正喜欢上文言文。(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文章附件:小学文言文教学“标签效应”及助力真实学习的应对策略.doc
value 文件格式:doc文件大小:24576
下载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