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单元“初试身手”的教学价值与策略

  发布时间:2024-11-25 15:18 栏目:小学语文 作者: 葛霞钗 点击量:149  

统编教材在习作单元中安排了“初试身手”板块。顾名思义,“初试身手”就是针对单元的习作要素浅浅地尝试写作或交流。这个板块切口虽小,但训练要点非常明确。以口语训练、小练笔为主要形式,将从精读课文中学习到的习作方法运用到更具体的情境之中。明确“初试身手”的价值定位,找准“初试身手”的教学策略,能有效发挥其在习作单元中的独特功能。

“初试身手”板块的内容主要分为“思维扩展”“口语表达”“小练笔”三个方面。“思维扩展”,如三年级下册让学生想象自己的手指印。“口语表达”,如四年级下册让学生说一说参观植物园的“路线图”。“小练笔”是“初试身手”不可或缺的内容,随着年级升高,难度也在不断上升,但“练笔”的内容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有话可写。

一、“初试身手”的教学价值

1.扩展思维,为习作积累素材

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训练要素是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该单元“初试身手”的第一个训练项目就是让学生辨析哪些材料是符合“戏迷爷爷”这个中心意思的。这一题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围绕中心选材,更是为习作板块围绕“迷”这个汉字来写的教学奠定了思维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这部分时,可以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思维。先让学生将书本上三个不能体现“戏迷”特点的事例修改为符合要求的事例,再让学生思考“戏迷爷爷”还会做哪些事情。以此打开学生思维,为习作积累素材。

2.把控学情,为习作优化教学

六年级上册“初试身手”的第二个训练项目是让学生选择一个题目,说说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笔者借助图片资料帮助学生发现,“闲不住的奶奶”除了做家务外,还会做志愿者、做手工、学技能、锻炼身体等。在后续的习作教学时,笔者及时调整习作教学,先借助多种资料打开学生思维,以实现多角度灵动地将中心意思表达出来的目标。

3.读写共生,为习作搭建支架

习作单元是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专项聚焦训练,从精读课文提取写作方法,到习作板块运用方法之间,存在一定距离,需要借助“初试身手”开展练兵。在“初试身手”的训练中,学生尝试从不同方面或者选择不同事例表达中心,做到有条理、有重点。并尝试运用精读课文中的方法将重点内容写生动。先读取方法再片段练习,一阶一阶地指导巩固习作方法,为整篇习作的学习搭建支架,降低了难度。

二、“初试身手”的教学策略

1.瞻前顾后,精准落地

习作单元的每个板块之间都相互勾连,所以在进行“初试身手”板块的教学时,需要“瞻前”——充分解读精读课文和“交流平台”对写作方法的提取和总结;也需要“顾后”——充分了解“习作例文”和“习作”对写作方法的深化和运用,以真正发挥“初试身手”的桥梁作用,实现习作素养的精准落地。以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通过“瞻前”,我们发现,选择“戏迷爷爷”的合适事例,其实就是为了达到“交流平台”中提出的,围绕中心意思写需要从不同方面或者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要求。而选择题目思考从哪些方面或哪些事例来写,是为了达成“交流平台”提出的第二个要求,即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将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通过“顾后”,我们发现“戏迷爷爷”其实对应的就是习作板块的“迷”这个字;“忙碌的早晨”对应的就是“忙”;“弟弟变了”对应的就是“变”;“那些温暖的时光”对应的就是“暖”。

2.单元整合,因需调度

在精读课文写作方法的教学时,可以趁热打铁穿插“初试身手”的练习。比如教学《夏天里的成长》一课,可以提前将“戏迷爷爷”选择材料的内容提前,让学生巩固“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来写”的方法。在讲授《夏天里的成长》一课第2、3、4自然段能否调换时,可以让学生思考“戏迷爷爷”的事例如何排序,以巩固“围绕中心意思有条理写”的方法。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正确把握“初试身手”的价值定位,根据学情和单元教学的需要,找到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让“初试身手”真正为习作“减压”。(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