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先生在《中华诗词之美(全50讲)》中提到:“中华诗词滥觞于先秦,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诗词也是中华数千年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叶先生深谙中华诗词之美,并从五个方面诠释了这种美。可是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向学生演绎好它的美呢?可以从四个大的方面来进行。
一解读之美
1.解读诗词
叶先生倡导“诗教中国”的精神,教师的身份要做个转变,从诗词的爱好者转到诗词的传授者、精神的传承者、教化的传播者。教师要讲解好一首古诗词,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对古诗词的“含英咀华”,反复咀嚼,再三揣摩,并了然于胸。
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如果讲解者自己没有被古诗词之美所“摇动、推动、召唤”,又如何想通过古诗词去撼动他人的灵魂?所以,首先要做的是在讲解前下功夫,想想怎么做才能理解、感悟到古诗词之美。
2.解读诗人
解读诗人是一个与诗人心灵靠近的过程。由于诗人所处的时代相去较远,作为教师,首先要反复诵读,展开想象和联想,把自己放入历史的时空,与诗人同呼吸,同感受,穿穿他的“鞋”,走走他的“路”;再广泛地搜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人生境遇等资料,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到诗人创作时的心境。杭州师范大学王崧舟教授执教王冕的《墨梅》后,做了《诗格和人格》的分享,他认为诗格即人格,人格影响诗格。他是这样表述的:“诗有格,这个格首先是格式、格律。比如王冕的《墨梅》是七绝,是近体诗。格律诗,讲究平仄,讲究韵律。但是诗的格更主要的不是指格式格律,而是指格调。不同的诗有不同的格调。李白的诗格调是四个字,奇绝诡变。杜甫的诗格调也是四个字,沉郁顿挫。王维的诗格调也是四个字,自然清淡。诗有格,那是因为人有格,人之格就指他的格调、他的品格、他的风格。三格合一。”受其启发,在执教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时,笔者引导学生读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时质疑:“曾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王安石怎么会对大自然有这么亲切的感受呢?”再补充他的政治生涯资料,学生便产生这样的顿悟:“愿你过尽千山万水,归来仍是少年——最抚人心大自然啊!”
二情境之美
1.课堂环境
课堂是神圣的,古诗词课堂更是神圣的,因此,上课的环境也无形中成为一种教育资源。古人有读书前焚香净手、端坐正冠的习惯,我们也应该创设优雅、洁净的古诗词课堂教学环境。
2.教师形象
讲解者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服装端庄大方,举止雅致和谐,讲解之前,可以思考一下你的古诗词教学内容,再搭配衣服。如果是山水田园诗,不妨色调柔和、款式轻松一点;如果是爱国题材、主题隆重的,色调就厚重点,不宜太清雅。从某个层面来讲,教师的形象是隐性的教育资源。
3.课堂设计
古诗词和学生所处的时代是有距离的,所以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古诗词的讲解过程。“文似看山不喜平”,或设置悬念,抛出话题;或前后反差,制造张力;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等等。获得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的胡冰老师执教《当苏轼变成“苏东坡”——以〈游沙湖〉为例走进黄州期间的苏轼》,用“任务+活动”的方式引领学生渐入情境,效果颇佳。其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游沙湖》记叙了什么内容,传达出词人怎样的思想情绪。经过对话交流,学生知道了苏轼先到沙湖“相田”,后得病,于是求医,结识名医庞安常,病愈后二人同游清泉寺,作者写词抒怀。接着教师出示背景链接: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身陷“乌台诗案”,被关在狱中103天,险些殒命,当时,他连绝命书都写好了。万幸的是,在许多人的营救之下,苏轼得以保住性命。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谪居黄州,苏轼名义上是团练副使,一个并无实权的小官,实际上属于朝廷的监管人员,并不能随意离开。元丰四年(1081年),苏轼生活“日以困匮”,时任太守徐君猷很同情苏轼的遭遇,就把黄州城东缓坡上一块营防废地划给了苏轼。苏轼给这块地取名“东坡”。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已45岁。到了黄州以后,一些亲戚、朋友相继去世,他深感生命的脆弱与仓促:“前日亲见许少张暴卒,数日间,又闻董毅夫化去。人命脆促,真在呼吸间耶?益令人厌薄世故也。”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对比《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三首词进行阅读:通过分析人物、景物,体会情感,说一说苏轼在黄州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分小组完成表格,每组选出一位代表给同学们讲解讨论成果。)
之后,引导学生分析课堂题目的含义,知人论世,当苏轼变成“苏东坡”究竟意味着什么?黄州对苏轼又意味着什么?是的,当苏轼的名字变成苏东坡,意味着苏轼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格调,已经由最初遭遇贬谪时的痛苦、悲愤,升华为经历磨难之后的淡定、从容。这黄州的山水,慰藉了饱受贬谪之苦的苏轼,让他走过了人生最苦难的一段时光。黄州成为反哺苏轼的文化故乡。
最后,课堂小结,以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中的句子来结束这节课:“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他曾归于心,也曾归于朝廷,他还归于自然,但他的矛盾和挣扎,让他始终不放弃对归向的探索。在他65年的人生中,辗转无数,他用自己的人生践行了“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黄州之贬,也许是许多文人的终点,但却是苏轼的起点,他因归而定,又因定而得归,在此后的人生中,他不停遭遇矛盾,又不停寻找归向。
因为教学内容的巧妙设计,这节课呈现了风姿绰约的生态自然美。
三语言之美
1.诵读之美
《毛诗正义·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叶嘉莹先生在《中华诗词之特美》中这样解释“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声音是古诗词的第二个生命。她讲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质是独体单音和单音四声,且古诗词有着平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她认为诗歌的美感,除来自于语言文字的意思,还来自于声音。诗歌的美感是伴随着声音传达情意的,丢掉声音是不可以的,要把原来的声音的美传给它。如果大家丢弃那有美感的生命——声音,是对不起古人,对不起诗词的美。假如心里有了一种感动,怎么传述你的感动呢?那就要读出来,读好。读者结合自己的境遇而联想,引发自身的感动,叶嘉莹先生称之为“感动的生命”,即“兴发感动”。
2.对话之美
古诗词的课堂里要注意师生的对话之美,不和谐的对话声音会破坏诗词讲解的美感。例如《寒食》,教师鼓励学生寻找两两相对的字词,不知是学生回答得太妙还是教师太激动,教师在听到学生的精彩回答后立刻评价:“给你点赞!”瞬间古意被打破。还有一次听《江上渔者》,教师讲得激昂,学生情绪高涨,突然教师批评后排学生:“最后一排坐端正!下课后留下来!”就算后来教师意识到了这点,努力调动气氛,但这节课还是气氛压抑。
四创造之美
1.诗、书、画一体
古代诗人往往擅长诗、书、画,可谓浑然一体。如清朝郑板桥诗、书、画堪称一绝。郑板桥不但会写《竹石》诗,还能配上竹子图,加之俊逸劲朗的“板桥体”书法,体现着强大的艺术创造力。
2.学科融合美
可以将古诗词和音乐融合,如《儿童唱古诗》;古诗词可以和影视戏剧相结合,如《长安三万里》;古诗词还可以和曲艺结合,如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曾播出的节目《古朗月行》,就是古诗词和曲艺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2年版课标这样阐述:“围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求,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主题,注重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主要载体为汉字、书法,成语、格言警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古代诗词、古代散文、古典小说,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古代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可见其重要性。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张伯伟曾说:“诗道虽小,然用意之深,可与天地参功,鬼神争奥。”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让我们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传承者吧!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樟木头镇中心小学)
文章附件:杨雯雯:谈古诗词讲解之美.docx
value 文件格式:docx文件大小:21480
下载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