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整合”视域下随文仿写新探索

  发布时间:2024-07-11 11:31 栏目:小学语文 作者: 葛霞钗 点击量:67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非常重视习作教学。根据教材编排体系,教师要有整体、系统的意识,将相关的习作训练点融合,通过“联结细化、思维解构、建模创生、全程评价”的路径,赋予随文仿写新生命,通过“系统整合”,实现学生言语生命地逐渐完善。

一、联结细化,梳理习作知识结构

统编教材的习作知识在编排上也呈现了明显的两条线索:习作单元和单元习作。通过语文要素,直接传授习作知识,培养习作能力;隐性的习作知识,不是孤立、生硬地呈现,它是伴随课文或在设计的活动中学习了解,在课后题、小练笔、口语交际、词句段运用中模仿迁移,构建出独特的言语结构。

由此可见,教师应将教材中的习作知识进行“选择”和“重构”,明确课文中的习作训练点,梳理出每个单元的习作知识,把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训练点进行整合,通过点点落实,拾级而上,形成一个自然的训练梯度,最后交汇成一个整体训练的结构“面”,达到“组合质变”的效果。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关于写景的训练出现了七次,前六次分散在文中的课后题、小练笔中,最后一次为单元写作。

通过梳理会发现,即便是写景,每次的训练点不同,习作知识就不一样,转化的教学知识也具有差异性。从《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到《这儿真美》,从观察到想象,从句群到段落,从积累到运用,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习作知识链。“系统整合”视域下的随文仿写,不仅避免了机械重复的低效学习,化解了单篇的写作难度,为整个写作过程搭建了有效的阶梯,还树立了结构化教学意识,体现出教学知识的渐进性、层级性、整体性。

二、思维解构,探寻习作知识密码

阅读和写作有着共同的言语图式,它们是“异质同构”的过程,两者之间同构共生,互为表里。马正平先生认为,“回到文本的深层结构上去,即回到文章图样,写作思维模型这些东西上去,因为这是从文本上去感受、直观作者的写作思维、操作模型与方法。”这是从阅读课文中对写作思维的解读,也是对文本的写作解析。王荣生教授也提出:模仿不是对静态例文(文本)的仿制而是动态地体验该例文的写作过程,进行“想象性还原”。

阅读教学要让儿童在学习经典的课文中探寻文体特征知识,学得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感受谋篇布局的精妙,积累新鲜活泼的语言;同时还要着力引导儿童还原作者的写作思路,在读者和作者之间相互转换,寻找言语表达密码,探索随文仿写的对应点、结合点和生长点,然后进行思维描红仿写、单项技术实践,建立起合理的认知结构,习得程序性知识。这样,学习者的言语图式在文本阅读及写作中,均呈现出“顺应—同化”“同化—顺应”双线循环往复的进程。当阅读和写作之间共同的元素越多,学习的迁移就越容易产生。

如统编版《秋天的雨》一课,根据课后题: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照样子写一写。仿写的落点应从文中第二自然段入手,从构段方式和文本内容进行深层地结构分析。作者围绕关键词“五彩缤纷”写出了秋天的绚丽多姿,各种表示颜色的词语:黄色、红色、金黄色……交替出现,让色彩变得丰富。每一次色彩的变化,景中的事物也不同:“黄色—银杏树,红色—枫树,金黄色—田野”,当迁移写秋天其他颜色时,学生就能自觉地将颜色与景中的物进行对应,让仿写有所依凭。同时还应从微观层面上,对精华的、特殊的句式进行措辞思维分析。本段中的“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扇子,扇哪扇哪。”这一句就是作者在观察中有了联想,由陌生的景联想到熟悉的物,生成了比喻句。还有这一句:“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颜色简单罗列,用排比突出了菊花颜色多。当学生发现了句子的思维奥秘,就可以在习作实践中建构句感,生成句子。通过这样的思维解构,引导学生到文本中去品味、取法、仿效,能最大效力地帮助他们打开、激活习作思路。

三、建模创生,彰显习作思维能力

随文仿写虽是模仿现成的文本进行写作,但目的不在于摹拟。它只是将仿写作为一种中介,通过模仿文本的独特风格,初步建立习作认知结构,形成规范的言语图式。模仿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创新意识,实现与作者相似的认知结构的再生。只有当写作知识和表达方法在实践中进行过程化体验,逐渐内化,才能打破初始的认知进行重构,形成儿童化的独特言语结构。倘若贴近学生生活及利于其激发思维、想象的情境创设缺失,适宜的写作学习活动匮乏,知识向能力转化便难以实现。

习作能力的提升必通过多种形式的习作实践,让儿童在写作活动中往返本我与例文,“还原”作者的写作思路,亲历写作过程,努力做到仿创结合,仿创和谐,仿创共生,提升言语思维能力。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导语”的“习作要求”是“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其实,这个要求不是突兀地出现。从《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开始,学生就已经有了朦胧的认知,“小练笔”中的句群仿写,就是将上学或放学路上观察到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秋天的雨》以课后题的形式,在观察中加入联想,运用特殊的句式围绕秋天的“颜色”来写。这样的练习,让学生的言语结构有了初步的雏形。《富饶的西沙群岛》直接用泡泡语点明“我发现这段话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课后题引导学生把课文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进行表达,小练笔提供了四幅图画,选择一幅写几句话,这其实就是用“图画”替代了“一句话”,实现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地转化,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降低了仿写难度,巩固了认知结构,逐步建构了言语图式。《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课后题和选做小练笔与《富饶的西沙群岛》形式一样,但由于两篇课文表达方式的趋近性小,对接到仿写中的点就不同。两篇同类文本不同语言形式的小练笔,就会引发强烈的认知冲突,对原有的语言图式进行重构。因此,单元习作要求“围绕一个意思写”,在图式融合的过程中,便有机地浸透到不同形式的训练里,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创造个性化的表达,展现儿童灵动的言语生命。

四、全程评价,追求习作能力升格

评价具有诊断、反馈、激励的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故此,习作教学评价应走在学生言语表达和言语品格前面,最终达成在习作素养中提升学生整体的生命质量。从评价的主体上看,应关注全体,进行多元评价。每次习作训练,教师都应紧扣习作目标,设计评价量表,通过自评、师生共评、小组合作评、家长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点评,横向关注学生的习作发展状况。从评价的内容上看,应贯穿全程,多维评价。在整个习作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评价渗透到“选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评改”等整个环节,客观反映出学生的习作知识、习作能力和习作情操。同时,还可为学生建立习作成长档案,动态、立体地反映他们习作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评价标准紧扣“围绕一个意思写”,开发了具体的评价量表。

image 

 评价中,教的要求就是评的要求,写的内容就是评的内容。师生共评,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三类:好、中、差各一篇,依据标准,引导学生交流评改,重点落在是否抓住关键词句写出美景上;再组织同伴按照评价表互评互改,分享自己发现的美景,让同伴勾画出能够表现美的语句;教师、同伴评价后,学生再结合评价标准,朗读修改;最后,让家长参与评价,以“读后感的形式”写评语,给孩子带来惊喜,帮助他们打开习作修改的新思路。

“系统整合”视域下的随文仿写,依托统编版教材,梳理出相互关联的习作知识,并在不同形式的习作实践中重构升格,力求做到读与写深度融合,真正助力学生习作素养提升。(作者单位:重庆市两江新区星光学校)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经费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习作起步阶段“系统整合式”随文仿写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39-089)阶段性研究成果】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