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设计(数字的妙用)

  发布时间:2024-04-17 15:12 栏目:小学数学其他资料 作者: 童栩 点击量:64  

适用年级:小学高年级

活动目标: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身份证的一些常识及其中的科学性,初步掌握数字编码方法,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准备:请学生用一周时间通过各种渠道了解5~10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以及身份证的有关常识。

活动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故事引入:一个不法分子制做了一个假身份证,但当他拿着这个假身份证到银行冒领别人巨款时,却被一个普通营业员识破了。其实这个假身份证确实做得无可挑剔,完全可以以假乱真,可为什么被营业员看了一眼就识破了呢?原来身份证的号码中的每一个数字,都有它的作用。身份证中代表性别的号码是有区别的,制假的人疏忽了这一点,所以露出了破绽。

身份证是我们每个同学将来都要面对的实际问题,我们长大后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身份证,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身份证编码的规律。(出示课题——数字的妙用)

二、出示材料,反馈信息

请学生汇报调查哪些人的身份证号码,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到的。展示部分调查来的身份证号码,并对学生踊跃参加实践活动提出表扬。

[说明:现代人需要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人的生存需要,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处理,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表扬收集信息方法较好的同学,其实就是教给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对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大有种益。]

三、分组讨论,探索规律

1.请同学们分组交流课前了解到的身份证编码的知识。

2.分组汇报各组同学了解的有关身份证编码知识,估计会出现以下结论,其间教师穿插出示一些号码,并提出一些问题。

(l)身份证号码有18位和15位之分。

教师出示两组号码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为什么有两种?以后要不要统一?增加的三个数字在什么位置?

(2)前两个数字表示省份。(如34代表安徽省。)

(3)第3、4位上的两个数字表示城市。(如03表示蚌埠市。)

(4)第5、6位上的两个数字表示县(区)。(如02表示东市区,04表示西市区等。)

(5)第7~12(或7~14)位上的数字表示某人的出生年、月、日。

提问:为什么7月用07表示而不用7呢?

(6)年、月、日后面的两个数字表示居住地所在的派出所。

(7)老身份证的第15位、新身份证的第17位表示某人的性别。(单数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

(8)新身份证的最后一个数字是前17个数字按一定的公式加减乘除得来的,作为个人信息码,有的也用×表示。(如果学生回答不出这个问题,可由老师向学生说明这个答案,并告诉学生是老师向派出所工作人员请教得来的。)

[说明: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本节实践活动课改变这种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信息,共同探索新知识,切实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有利于学生发展。]

3.小结:表扬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并将以上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然后提问。

(1)身份证有什么用?

学生回答后教育学生将来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不要借给他人使用。

(2)身份证号码要表达的意思用文字能表达吗?既然可以,为什么还要用数码来表示?

与学生共同探讨,总结出编码的优越性和科学性。

[说明:结合实际,使学生了解身份证的作用,体会到数字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4.考一考:

出示身份证号码,请学生说一说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5.想一想:

你长大后身份证号码可能是多少?(编写后在组内交流)

[说明:这一环节设计,既检查了学生掌握身份证常识的情况,又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去设计,去创造。]

四、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了解身份证编码的知识,你还能想到哪些问题?

2.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运用数字的例子。(电话号码、车辆号码、邮政编码、商品编码、学号、报刊杂志的刊号等等。)

3.小结。

数字编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编码有许多学问。用到许多数学知识。

五、提出问题,再次实践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然后分组派代表汇报,其他同学可补充完善。

1.学校六年级有5个班,要想给每班每个学生都编一个号码,从中可以看出是哪个班的同学,需几位数,怎样编。

2.汇报编号情况。(用三位数即可,第一位表示班级,第二、三位表示学号)

3.从107、210、528你可以了解到什么信息?

4.如果还想从编号中看出是男生、女生,该怎样编?

5.如果给全校学生都编一个号,需几位数?

六、引伸探究,培养能力

1.总结这次实践活动情况,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

2.布置课后实践作业。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休息时间,调查邮编的编码方法和邮政编码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教学设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不好数学往往就是缺乏兴趣所致。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实践活动课,使学生知道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促使学生学好、用好数学知识。

“身份证”是每个学生将来都要面对的实际问题,了解身份证编码的规律,不但是生活所必须,同时从中可以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与数字密切相关,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本课整个过程采用“实践——研究——再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访问、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收集有关身份证的信息,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但带回了有关信息,同时也带回了许多数学问题。这些数学问题,在学生眼中不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面对这些数学问题,教学中不是靠教师一言堂唱独角戏,讲解每个号码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集思广益展开讨论,解决自己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给那些肯钻研、爱学习的学生留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是全体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

学习知识为了应用,学生了解了有关身份证的知识和编码方法后,启发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还与数字有关,使学生懂得数字编码的运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也是科学发展的象征。在“再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试着练习编码,这种创造性的活动,符合学生爱动脑、喜发明的特征,进一步达到提高兴趣的目的。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没有束缚学生手脚,而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土壤和水份,让他们自己发挥想象:“你将来的身份证号可能是多少?”“你能给全校每个学生编一个号码吗?”问题逐层递进,使学生思维上台阶,也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从而使学生保持一种经久不衰的探究心理,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

最后将课内活动延伸到课外,请有兴趣的学生再去调查,由于有了前面调查经验和掌握新知带来的乐趣,学生对邮编的调查兴趣将更浓,方法将更好,不但能了解到邮政编码方法,同时还能了解到邮编的使用对邮政事业贡献有多大,使学生了解科学为解放生产力做的巨大的贡献,将再一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数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