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体育课,怎么评价?

  发布时间:2024-03-25 14:55 栏目:中小学体育 作者: 陈伟萍 点击量:826  

课堂教学评价贯穿教学始终,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紧扣课堂教学评价的要求,要求教师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同时,《课程标准》建议,教师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口头评价、展示或比赛评价、成长档案袋等评价方式,发挥不同评价方式的优势,多角度、多层面地评价学生的课内体育学习态度与表现、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与成效、健康行为等,明确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能力、素养发展情况。

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有部分小学体育教师使用单一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导致课堂教学评价的激励、促进作用无法实现,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到底该怎么评呢?

一、合理设置体育课堂标准

体育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把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理念贯穿到体育课堂教学之中,合理设置评价标准。

第一,课程目标定位精准。在体育课程目标的定位上,要把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第二,课程内容以生为本。在体育课程内容上要充分体现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第三,学习目标相辅相成。在体育教学中,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各方面教育目标相统一。

第四,教学内容协调统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体育知识、技能与身体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五,核心素养引领学习评价。在体育教学评价时,要强调运动能力、学习兴趣、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和良好心理品质等方面。

二、重视体育活动的过程

体育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着眼点是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的发展和变化,因此,评价的内容应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进行。

运动能力运动能力包括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是指从事生活、劳动和运动所必需的能力;专项运动能力则是参与某项运动所需要的能力。

健康行为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具体表现是: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

体育品德包括积极进取、遵守规则、社会责任。具体表现是体育精神、体育品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自尊自强,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能够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胜不骄、败不馁,胜任不同的运动角色,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三、构建课堂评价反馈机制

首先,要重视学生的表现。在课堂上,学生是否完成了学习目标、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其次,学生的表现可以从他们的表情、动作等方面反映出来。如他们是否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是否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

再者,在体育课堂评价中要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如在评价中是否关注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教师是否掌握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等。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了解他们对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

四、注重交互式生成和实时评价

交互式生成和实时评价是新课程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的评价手段。交互式生成和实时评价就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即时的观察、记录,并对学生进行即时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评价。交互式生成和实时评价是新课程教学评价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课堂上出现的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学生情感态度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动态信息,并在恰当的时机对这些变化进行及时的分析与反馈,使交互式生成和实时评价成为可能。

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如评价学生的进步和达标与不达标等,这样做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果把学生的发展看成是一个整体,那么这种评价就会导致对学生发展的全面了解很少,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要充分考虑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要采用分层评价。

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学应该始终以培养身体强健、身心健康、能适应社会、具有群体意识的学生为目的,注重个人的发展与成长,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发展趋向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体育教学评价制度的改革,提高了体育教学的实效,对于实现新的课程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样化的评估方法激励着一线小学体育教师积极探索和创新教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从而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